“不走了,我再看看。”江公子轻声喃呢。
第127章 好女人至少要拥有三段婚姻14
码头,渡船。
谢寒梅、朵儿姐、果子和李小郎一行四人,在船舱里找了个位置,把随身包袱放下。他们乘坐的渡船很小,只是把他们摆渡到能坐大船的地方。
放好行礼,走到船头,刚好看到码头上热闹非凡。
最热闹的要属那艘大船,上面人来人往,岸边的人送别声不止,正是高公子一行。
怪道世上无巧不成书,灌县地方小,来来回回都是这些熟面孔。
谢寒梅看了一眼,便再无兴趣,转回船舱。她虽未和高公子当面撕破脸,可谁知道那位江公子会不会添油加醋,还是不见面的好。
果子和李小郎年纪小,兴致勃勃站在船头看热闹。李小郎是李姑姑的儿子,刚巧,父母都姓李,他随寡母寄居在外租家,外头人也叫李小郎,倒是一时分不清他是李家外孙还是亲孙。
那边岸上,高公子还是臭着一张脸,衆人也不以为意。临别之际,脸上有愁容是正常的。
高公子黑着脸看董秀才在人群里来来去去,一向不擅交际的董秀才,拎着一个大大的篮子,不,都不能叫篮子,应该叫大筐,在给衆人发特産。
“这是兄长多给的银钱,兄长不要找零,我就换成了特産,路上吃用方便。”董秀才同样的话说多了,也不结巴了。
这是那些公子哥、学子在气氛带动之下纷纷多给的赌资,当时那个情景,高公子快要气疯了,在这个围绕他转的小群体里,谁又感冒着惹他更生气的风险,不给赌资呢?
真正有家底的还好,那些普通学子,扔出去银子之后,当真是后悔。旅程接近尾声,谁的手里都不富裕。再悔恨,也只能在心里叹息,怕表现出小家子气让人笑话。董秀才不就是太小家子气,让他们笑话了这许久。
如今,看到董秀才不贪那点儿财货,衆人心绪才平了。认为董秀才不是畏畏缩缩,而是坚守底线。唉,只是不善言辞而已,心地纯善啊!
果子和李小郎站在船头,远远望着那边的热闹,也听不清具体说了什麽,一群人你来我往的说话,等船夫催了三遍,才依依不舍上船,挥别新朋旧友。
谢寒梅一行四人,从小小摆渡船,转到大客船,又转马车,终于进了成都府,找到客栈安顿下来。
佳节将至,客栈门口也挂着菖蒲,跑堂的对几个少年人过节赶路表示诧异。
“小二哥,我们是来送节礼的,府学的张学政,那是本家叔父。今年,我们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我们都长大了,能代表家里拜访长辈了。”谢寒梅挺起胸膛,一副大姐姐模样,又和弟弟妹妹嘀咕:“你们不许淘气啊,好不容易甩掉管事,不能声张。”
他们年纪小,又是有名有姓人家的孩子,小二没看出破绽,只笑着恭维:“是,是,几位小公子、小娘子都是大人啦!”
对小孩子,这句话的威力最大,果然一句话之后,几人就肉眼可见的高兴起来,领头的人还多给几文钱的打赏。小二说起奉承话来更卖力了。成都府是个大城,府学离他们客栈挺远,小二还热心介绍了车马行,能租车辆、马匹和骡子。
等把人送走,男女分两个房间住下。
朵儿姐等人走了,依旧压着声音说话:“不该分两个房间,我们住一起就行,打赏就是个面子,省下来够一顿饭钱。”
多浪费钱啊!苍天,成都府一间普普通通的客房一晚上居然要两百文,灌县才多少?简直是抢钱。
“我们现在是有身家、有管事跟随保护小公子小娘子,不能露怯。”谢寒梅说话声音也很小。客栈的门板很薄,说话太大声,隔壁就能听到。木质的房子就是这点不好,不隔音。
谢寒梅开始整理要送个张学政的节礼,朵儿姐还是有些犹豫,“真要去吗?是当官的呢!”
“要去。正是因为当官的,才要名声。你们在门外等我,真有不好,还能有个照应。”谢寒梅语气平淡,内中刚硬却不能曲折。
笑话,难道朱令退婚之后,这件事就风过水无痕了吗?谢寒梅倒是愿意当做无事发生,再无交集,可是朱家先是断了茶叶收购的路子,又找人来铺子捣乱。谢寒梅难道真缺人到非要认个姥爷的地步?那是为了衙门的庇护。
谢寒梅没有息事宁人的资本,不把朱令压下去,谢家就永无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