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脆爽口,清爽解腻,简直太适合夏天了。

这事, 姜禾在去摆摊的路上,和梁燕儿提过一嘴。

当天晚上, 梁姨就送来了一筐的新鲜黄瓜。

翠绿的外皮上, 小刺还扎手, 一看就是刚摘下来的新鲜黄瓜。

梁姨笑道:“燕儿这个饭团摊, 现在生意可好了。没你这事也成不了,这三五根黄瓜,你拿着就是了,不用那麽客气。”

自那日端午节在码头摆了两日摊子后, 梁燕儿迅速上手, 并在之后直接将摆摊地点定在了京城外的码头。

既然都已经和家里放话说自己能赚钱, 梁燕儿便也不再要梁姨去帮忙了。

姜禾一开始还有些担心, 码头上什麽人都有, 要是碰上不怀好意的, 梁燕儿能应付得来吗?

后来她才知道,梁燕儿并不是一个人, 她拉上了她师父曾经的药童。

梁燕儿的师父走后,他便也回了自己家,暂时没找到能让他继续学习炮制药材的医馆。听闻小师姐在赚钱準备开医馆,他一点也没犹豫就跟过来了。

有人和她一起,姜禾也放心了。

虽然码头和国子监离得有些距离,但肯定还是有人发现了京城内外不止一家饭团摊子。

只要稍稍驻足,就可以发现不管是国子监这家,还是码头那家,生意都相当不错。

悄然之间,京城中几个商业贸易繁荣的街道路口,开始陆陆续续出现了饭团摊子。

这件事情,姜禾还是从食客口中知道的。

她摆摊也有一段时间了,除去国子监的监生们,在居住在周围的百姓中也积累了一些口碑。

在早上生意最好的时候,一个挎着菜篮子的妇人站在监生和上工的工匠中,要了一个肉松饭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