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唯有薛承道被排除在了外面。
不管是前面的那一波贪污的清算,还是通敌叛国的处理,都没有牵涉到他。
主要是在如何处理薛承道的问题上,小皇帝和青杨有不同的看法。
小皇帝主张第一个处置薛承道,杀鸡儆猴,威慑衆人。
但是青杨却认为要把薛承道放在最后处理,他这些年在书生之间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贸然出手,容易在舆论上叫薛承道抓住机会。
在量刑上也容易被左右,不太能够实现重判的目的。
要先用这个罪名处理别的官员,等到书生群体和民衆都能够接受后,再处理薛承道。
摄政王和宋庭听完两人的意见之后,并没有多说什麽,只是叫他们自己商议。
总之,他们二人最后还是达成了一致,采用了青杨的方案。
要和薛承道清算的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并不多。
在决定将薛承道留到最后清算后,小皇帝和青杨联手设了一个局。
薛承道的谨慎多疑,若是真的晾着他,他定是会察觉到异常的。
所以由摄政王出面私下和他谈了好几次。
摄政王态度强势,但又并非不给他机会,在屡次提到青杨后,也算是顺利拿捏住了薛承道。
涉及到传宗接代的问题,这个一向狠的下心来的男人,终于是乱了阵脚。
最终摄政王和薛承道达成了“交易”。
摄政王会劝说青杨去“认祖归宗”,薛承道则在这一场清算之中暗中出力不少。
他在朝中本就一直趋于保守,和刘仁等人走的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