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靜那裡,她學習瞭很多東西。所以她和陳哲說話的時候,一點也不生分。甚至還開起瞭玩笑。
“我和你難的不是一件事啊,你的煩惱我的煩惱,完全不一樣。”到後面,向斐直接唱出瞭聲。
陳哲哈哈一笑,“都多大瞭,你居然還看這種劇。”
向斐:“沒辦法啊,誰讓我羨慕裡面的教育方式呢。”
常婉和向勇,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還是有些欠缺。在她的學前時期,常婉對她是盡心盡力的教育,教瞭她很多的東西。
她對更小時候的記憶,是非常模糊的存在。常婉每次提起她小時候的事情,她總覺得自己像是在聽故事。
她唯一記得的是,常婉會教她背古詩。那時的她雖不識字,但每天在常婉的教導下,還是背瞭不少的故事。
那本《詩三百》小學生專用書,至今還被保留在向斐的房間內。說是詩三百,實際上並沒有多少。
再後來,因為兩人工作的忙碌,便疏於對向斐的管教。
常婉和向勇會嚴格的要求她,卻從不會問她在學習上,或在生活中遇到瞭什麼困難。
沒有表揚,沒有鼓勵,隻有批評和訴說自己這麼多年來的不易與辛苦,給瞭她無盡的壓力。
她那個時候聽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看看人傢誰誰,你再看看你自己之類的話。總以為這樣,她就能聽的進去,然後成為他們理想中女兒。
這也導致向斐整個小學時期,非常的沉悶。這種沉悶,一直延續到瞭她的高中。
這樣的批評式教育,徹底削減瞭她的自信,讓她覺得自己其實是個非常差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