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歲, 兵部一從前線退回來養傷的一名驍騎將軍,從一本古籍中,發現瞭一種叫做“天罡破陣椎”的戰車。

看書中描述, 就覺得非常適合前線戰場使用。於是兵部找到工部定制,希望能給前線供應。

工部一看, 這個戰車別的都還好,有先例可仿,關鍵就是“破陣椎”這個難點需要突破。

何為“破陣椎”?

在兵部看來:“你看這戰車,說是能一口氣發射十根長矛,直入敵陣,破壞敵軍戰陣的陣眼。人傢書裡把辦法都寫清楚瞭,你們工部難不成還做不出來?”

這是兵部一群將士來工部拍桌子時,說的原話。

如今戰局,邊關面臨的敵國確實有個擅長排兵佈陣,兵法強悍的將軍。

如今沒有即時通訊,大多靠旗幟、擂鼓等辦法,一層層把軍令傳遞到最小的陣隊。

若能擊殺陣眼敵軍、毀去傳遞軍情的戰旗,那就能讓敵軍陣亂,或者一大批兵卒缺少及時指揮,戰鬥力大減。

同樣一批人,有指揮作戰,和一盤散沙作戰,戰鬥力天差地別。

兵部怎麼能不心動?

但在工部看來,可沒有那麼簡單。如何保持投射時的穩定性和比弓箭極限長許多的距離,絕對是一大難題。

工部琢磨研究,還集中商討瞭許久。

最後工部設計瞭一個複雜的杠桿裝置,用來積蓄和釋放力量,並設計瞭許多小裝置配合輔助,以鞏固投射穩定性。

做出來之後,效果確實不錯,十矛同發能中五六。長桿輕而堅韌,矛頭用精鐵打造,隻要射準就能給敵軍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