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狄昭昭誇瞭許久, 這折子看起來與旁人,還真不一樣。

尤其是那一份份與衆不同、讓人耳目一新的奇巧之物。

滿滿當當,令人忍不住驚豔。

得知大理寺破案難發現細微痕跡,指印, 便想辦法造瞭天虹顯微燈。

看過煙墨法、碳粉法顯露出的模糊指印, 心疼兒子看得眼睛疲憊,便想出瞭磁粉法顯指印。

發現舊案卷宗留存指印模糊、難以起作用, 便想出瞭“透明膠皮”這法子。

得知其父困於縱火案,便提出瞭“重心”之論, 以助破獲瞭酒樓縱火懸案。

被工部求助後, 心系邊關之危,甫一見圖紙,便傳授瞭工部受力分析這種清晰明瞭的方法。

……

其實從實際上來說,這些因果關系,沒幾個是成立的。

但偏偏從事件發展順序來看,從“大理寺的傳說”“江湖上傳說”來看, 誰能不對號入座?

景泰帝看瞭都忍不住對號入座,甚至升起一股近乎狄昭昭式的“我爹爹無所不知,我爹爹無所不能”的磅礴豪情。

遇事平事、遇難破難!

無論遇到何種問題, 都信手拈來一奇法,從前人從未想過的角度, 刁鉆破之。

這般人物,連景泰帝都忍不住喊一聲:“當真奇才!”

涉獵甚廣的景泰帝,邊看邊忍不住吩咐人去弄個天虹琉璃燈來。

恰好大理寺呈上來的“有關推廣天虹琉璃燈至各地官衙的建議”時,貼心地備瞭一個小的三棱鏡。

景泰帝拿到手後,仔細端詳,隻覺平平無奇,實在難以讓人想到奏折中說“可辨微毫”之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