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實打實的痕跡,才是能寫入卷宗的線索和證據。
狄昭昭看瞭一眼外面的天色,和那日一樣近黃昏,光線並不算明亮,他握緊小拳頭:“走!咱們去看屍體!”
他還是覺得不對,這麼好的人,友人口中也是極好的,生活也是井井有條的,還心懷大志,清正有節。怎麼會去吸食烏香呢?
要是真被奚誠外表騙瞭,他也算是長見識瞭!
狄昭昭緊張兮兮的拉著祖父的衣擺,裝作很大膽,很有勇氣的樣子,朝停放屍體的屋子走去。
他都遠遠看過瞭,仔細看也不怕!對,沒錯,不怕!
相比案子這邊疑似受挫。
狄昭昭的上交的答卷,情況就完全不一樣瞭。
當那份答卷被第一位批改的夫子拿起來時,這位夫子就忍不住當場好奇地詢問道:“這是你們誰的學生?這詩做得,可當真逸趣橫生,靈氣逼人。”
細微的劃痕
年關將近。
學堂的夫子們也想早日畢堂, 回傢歇息,故而考完後,就馬不停蹄地開始批改試卷。
批改試卷是個辛苦活。
對學識淵博的夫子們來說, 這個年歲的學子,學問還淺薄。
學生都是他們教的, 能看到的答案也大多千篇一律, 甚至還各有各的疏漏,各有各的離譜錯誤,優秀的學子終究是少數。
看一份,煩悶增加一分。
看到一處自己講過的點被曲解, 惱火都不知該往哪兒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