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那時候,昭哥兒可才五歲。

狄松實這個“半知情人”一時都接受不瞭,要知道從前他即使知道昭哥兒學得快,能把二郎提出的新鮮玩意深究掌握,但也從不覺得會參與如此之深。

狄松實尚且如此,旁的官員更是看得驚掉瞭下巴。

在回府的路途中, 忍不住對車轎外的人吩咐:“先不回府,轉道去正陽大街。”

在車轎外的喧鬧中,不斷翻看手中這本《狀元兒時二三事》並將其中內容與記憶中發生的事情對照。

說起來正陽大街很長, 但看熱鬧的百姓都在前部、中部,這樣可以占據好的位置, 看完一整個隊列。

但大部分學子的親友師長,都會聚集在正陽大街的尾部,這樣當遊街結束,便能最快迎上傢中出息的新科進士。

故而當一位位或驚詫、或好奇、或忍不住前來求證的官員,搶先一步來到正陽大街的時候,有相當一部分人“巧遇”到瞭狄傢人。

狄松實才下車,迎面就見到刑部一位近幾年合作愉快的老熟人,開口就問:“《砍人分析》當年竟然是狄昭主要編撰的?”

狄松實:“……”

這讓他怎麼回答?兒子說是爹寫的,爹說是兒子寫的。搞得好像他從前在誆騙人的似的。

面對老熟人炯炯的懷疑目光,好似在說“你竟然是這樣的狄松實”,狄松實額頭冒出一根黑線,他朝這間茶樓的樓梯展手道:“犬子就在此間茶樓二樓,不若與我一同前去。”

面對這一團亂麻的毛線球官司,狄松實決定丟回去讓鹹魚自個兒解決。

這父子倆之間的狗皮膏藥官司,玉皇大帝來瞭也判不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