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

胤禟的臉上又露出瞭笑容來,“福晉一番良言,確實提醒瞭爺。”

董時寧頓瞭片刻,問道:“那爺打算如何做?”

胤禟手上一用力,將董時寧拉進懷裡,攏著人道:“什麼都不做。”

如今的朝堂,明面上還算是風平浪靜,多方勢力相互牽制,這正是康熙想要看到的景象。

而他,要做到的更是“安分”二字。

董時寧聽罷,便明白瞭。

以不變應萬變,便是最好的對策。

紫禁城裡沒有不透風的墻,同樣的道理,京城裡的風吹草動,也瞞不過康熙的耳目,隻有他老人傢,想不想知道。

五貝勒胤祺喜得嫡子,為嫡子辦洗三禮也算是大事瞭,這不,不過半個時辰的功夫,五貝勒府發生的事情,就已經傳到瞭乾清宮,康熙的耳朵裡。

彼時,康熙正坐在禦案上批閱奏折,聞此消息,眉眼沉瞭一瞬。

胤禩的福晉,還是這麼驕矜跋扈。

今日郭絡羅氏,雖然有錯在先,但是胤禛身為兄長,為福晉出頭之時,言語直指胤禩子嗣稀薄,亦是失瞭風度,更何況江南水患一案後,便有不少朝臣誇贊胤禛。

而胤禩,在諸臣中,早就有瞭“八賢王”的美譽瞭。

是以,康熙分別給胤禛與胤禩,賜瞭兩名格格,目的便在於敲打鞭策。

再者,四貝勒府與八貝勒府的子嗣,在諸位皇子中,確實算是少的瞭。

皇傢子孫興旺,江山才能綿延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