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太小瞭,不適合去陵園,大臣們應該能體諒他的這一番愛弟之心才對。難不成這些大臣會讓自己年幼的孩子去墳地看望他們的母親或是長輩?
皇帝這話番大臣們聽後無動於衷,可是百姓們聽瞭卻很感動。一個能考慮到幼弟的皇帝,肯定是個好皇帝。
相反那些阻止皇帝這麼做的大臣,那肯定就不是好大臣瞭。
這樣的言論在皇帝的推波助瀾下,在京城傳得沸沸揚揚,大臣們名聲受害,一個個在傢咬牙切齒。
他們不敢怨皇帝,隻能在傢咒罵百姓無知,全都是愚民。
大傢明明是為瞭維護禮法,為什麼皇帝和百姓都不理解呢?
可惜他們的想法落空瞭,百姓才不想理解一群冷血無情的大臣,他們更能和皇帝十一皇子共情。
因為大秦一直有個傳說,說十歲前的孩子眼睛很幹凈,容易看到不幹凈的東西,要是去墓地,就容易招惹不幹凈的東西回來。
因此皇帝的做法才得到瞭百姓們的支持,他們也不舍得自己沒滿十歲的孩子去墓地看望長輩啊!
哪個疼愛孩子的傢長會這麼做啊?擺明瞭是想讓孩子早夭,太惡毒。
就連傢中長輩死亡,除非傢中實在沒有合適的人,不然都不會讓沒滿十歲的孩子送長輩出殯。
連老百姓都是如此,世傢大族更不用說瞭。
庶子他們不在乎,死瞭就死瞭。可是嫡子卻不一樣,哪個敢讓他們冒險的?
因此大臣們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腳,他們自己都沒做到所謂的禮法。
“要朕把你們做的事都說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