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前聽到皇帝親自送大將軍,心裡不知道有多羨慕,結果輪到他連個迎接的人都沒有。
這也太偏心瞭吧?
雖然在心裡吐槽皇帝偏心,該做的事欽差一樣沒落下。
“臣參見陛下。”
欽差趙子榮進宮複命。
“趙愛卿回來瞭,賜座。”
皇帝終於從奏折中擡起頭,語氣中帶著欣喜地說道。
這人押回來瞭,他可以開始薅第二波羊毛瞭。
皇帝能不欣喜嗎?他快高興瘋瞭好吧!
這完全不顧那些大臣們死活的皇帝,準備明天早上就發難。
那些當官的平時一個個就知道和皇帝作對,這一次皇帝要報複回來。
雖然這樣有些不厚道,畢竟前面已經薅過一次。可是在皇帝這裡,他覺得他們還有很大的壓榨空間,隻要從他們那些多薅一點,國庫就能少支出一點。
國庫是要用在天下百姓身上的,可不是用來給他們平爛攤子的。
皇帝都沒用國庫的東西,其他人更不行瞭。
本來這一仗沒那麼難打,也不會出動十幾萬大軍,全是文臣們自不量力,非要以文掌武惹出來的禍事,自然也要由他們來買單。
想用國庫的東西,皇帝會告訴他們,這是永遠不可能的事。
於是最初那些文臣們,在第二天上朝時又收到瞭一本賬單,列出瞭這一次大軍出行,國庫支出。
這一部分,必須由他們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