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

皇太弟 蜀江春水 1081 字 1个月前

因此不能把十一皇子留在京城,把人趕去封地,也方便他們派人刺殺。

想法都很好,就是他們沒想到皇帝的抵觸這麼強烈。

“朕說瞭,朕不同意,十一還小,朕還想多留他幾年。此事不準再提,退朝。”

皇帝無視朝堂上的吵鬧,坐在龍椅上對臣子們說道,說完一甩袖走人。

不管對方的用意為何,皇帝都不同意。他的十一才十二歲,連舞勺之年都不到,他們居然想讓朕狠心把年幼的弟弟趕出京城就藩。

朕就知道這些人不懷好意,朕不會順他們心意的,就算要就藩,也得等弟弟年紀再大一點。

放弟弟出去主政一方,有治理地方經驗後再召回京城,這便是皇帝給幼弟安排的路。

他會努力撐到弟弟二十歲,到時弟弟繼位,也不會因為年紀小,讓大臣們輕視他,更不能用年紀小的理由,弄什麼輔政大臣出來,侵占皇帝的權力。

不是所有大臣都和孔明先生一樣大義,一心為漢,對劉禪忠心耿耿,從沒有想過要篡位。

也和張居正不一樣,他雖貪權,卻是為瞭明朝好,隻有這樣他的變革才能順利完成。

可惜他們都沒有遇到好的君主,一個是勞累而死,一個則死後被清算。

前則還好,雖然君主平庸,卻對孔明先生足夠信任,從不幹涉他的政策。後者嘛,隻能說老朱傢的忘恩負義是刻到骨子裡的。

從老朱開始,到最後一位大明皇帝,有多少人冤死在他們手中?

不怪後來忠心大明的臣子少,主要還是這皇帝啊,他們就沒當明白。

殺忠良,還是天下盡知的忠良,有多少文臣武將因此而寒心啊!

後一位還是皇帝的先生,居然差點被開棺鞭屍,可不就讓明朝的人對君王寒心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