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生長期特別慢,一般都需要三到五載才能有所收獲,對於三七的最好的栽種環境,是濕潤,陰涼,通風等,總而言之,最適宜的生長環境不能太高溫,也不能太低溫,栽種事宜裡有說對環境的精確要求,但在大盛朝這般沒有器械準確估量環境溫度的地方,隻能自己摸索。
幸好有嚴海管事在,問瞭後花園裡哪個方位的花泥是陰涼潮濕的地兒,於是選瞭偏角落的一塊。
而且後花園原本就有通渠,如今挖掘開來,便能引進活水,屆時可以隨時灌溉,便不怕種植三七時,水分不足瞭。
至於花椒,嗯,那生長環境倒是比三七的要求低,但是據說花椒樹帶氣味,而且還頗為濃烈,於是就選瞭後花園圍墻偏隅,未免屆時氣味散發,種植花椒的這塊地方,還給用假山石頭圍瞭起來,在堆砌瞭幾堵墻體,專門隔出瞭一塊圃園。
如此,栽種花椒的地兒與栽種三七的地都在花園後頭,兩塊地兒隔得遠遠的,中間按照設想來說便是規模縮小的後花園瞭,屆時再叫嚴海買些花木移植回來就是瞭。
這佈局是林幼蟬綜合考慮過後設計的,在翻耕的時候,也叫上府裡頭來的佃農先處理栽種花椒的那一塊地。
花椒原産地,估計買種苗要簡單,至於三七,還得等阿爹的人去原産地買最優等的種苗呢,一時半刻沒那麼快,而後打後處理。
既然要學著栽種藥材,林幼蟬與小竹自然是要親力親為的——宅子裡頭,江衡作為江仲玨的親子,自然要招待這些天來府上吊唁的人的。
而阿爹作為江仲玨的阿弟,又是封爵後歸鄉,雖喪事在身算不上衣錦還族,但顯赫的名聲一傳出去,亦有諸多劍南道的官吏世傢,借口吊唁江二爺,而來拜訪新晉的安國侯。
至於江萬裡一傢子,依慣例得負責安泉縣的莊子食物,以及人手調配,亦是忙得很。
所以府上最悠閑的,反而是林幼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