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帛動人心。
便是蘇侍郎傢,亦有人蠢蠢欲動,暗中派管事將傢中的米糧偷偷買去正缺糧的商行。
畢竟,世傢大族米糧儲備充裕,眼睜睜看著這般高價,但凡出手就能賺到錢銀的良機,怎能忍心放過?
而別以為利益誘使這些世傢大族出售手上米糧後,那米價便會回落下來。
相反,這些高價賣出去的米糧,是由商行入手的,商行的利益便是賺錢,三十文錢買進來,即使是少賺一些,亦會三十三、三十五文錢賣出去,與百姓來說,還是貴得厲害。
不僅如此,在買糧賣糧中間,還有一些嗅覺敏銳的商貨掮客,那便是見著米價高漲,知道此時入市有錢可賺,自然趕緊亦掏出大筆錢銀,低價買,高價賣,如在二十五文錢的時候買進手,三十文錢賣出去,大膽的,再三十文錢買進來,三十五文錢賣出去。
衆人堆薪,越堆越高,這火便越燒越旺瞭。
而此時京城的米價,已經來到瞭四十二文錢,大盛朝建朝以來,歷年米價最高的一次,眼看著,還有隱隱攀升的跡象。
這一夜,崔府。
崔奕之,崔景明,薑朔以及幾位管事模樣的人,正圍在案桌上,看著這些日子以來,記錄下來的米價波動變化。
張張紙箋上,是京城中每個米糧店或者商行裡,每日的米糧定價。
“六爺,咱們今兒賣出去的米價都在四十二文錢左右,已經大賺一筆瞭。”其中一個管事興奮地說著。
“依我看啊,明日大概還會漲!”
“那我們繼續拋售的話,是不是還能日進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