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安國侯府在京中如此大的權勢,那首輔大人間在帝心且不說,若那假六妹——不,那就是自傢真六妹,還是聖上的救命恩人,得聖寵且不說,聽聞如今她的官位,亦是聖上親賜的。
若能得到六妹諒解,看在林傢撫養她多年的養育之恩上,若能出手相助,他們林傢,勢必馬上就能得到聖上另眼相看,這等於林傢有瞭聖上做依仗,豈不就瞬間尊貴無比瞭?
便是夫君的鄭傢,有實力有能耐,隻要得到些許恩澤,便能乘風而上。
她先前,怎麼那般愚鈍呢?
腦子轉過彎來的林采薇才後知後覺的悔得腸子都青瞭,而後一改常態,又時不時到小神醫藥鋪蹲守,無奈再沒有碰見那位自傢六妹。
在林采薇想盡辦法要與自傢六妹解除誤會,盡釋前嫌的時候,本來內心欣喜,期望甚大的鄭辜,在領命到吏部述職時,等待朝廷授官,亦等得有些不耐瞭。
大盛朝在職的官吏,不管在京中還是在朝外,根據三年一任的政績考核,一般有幾種情形,無功無過者,自然是繼任或平調,有小功無大過者,亦直接提升,無功有小過者,下調或繼任。
隻有大功勞以及大過錯者,傳至吏部才會召見他們回京述職。
大過錯者自然是面刺其錯,輕則黜官,重則入罪。
大功勞者,亦或是留用京中,亦或是擢升至更好的地方為官。
如鄭辜這般品級的縣令,一般情形下,也就有繼任原地為令,或平調同等縣府為令,或從小縣到中縣甚至到上縣為令。
但這些,均是最小品級為官的調動,尋常勿用特意千裡迢迢召其回京述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