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二人總歸是因為蘇青雲不是很願意的表情生出瞭齟齬,與如此一來,三皇子倒是在汾陽郡主房中歇的時間更多瞭。
蘇青雲想要得到管傢權本事,就是為瞭讓旁的夫人小姐和府裡的下人高看自己,也是在為自己以後做正妃做鋪墊,但是三皇子反倒是天天在歇在汾陽郡主的屋子裡。
蘇青雲管傢繁忙,三皇子有個需要帶王妃出席的宴會什麼的,便都是帶著汾陽郡主去參加的。
旁的命婦小姐自然也是將這些看在眼裡。
如此一來,衆人待蘇青雲和汾陽郡主倒還是一模一樣的,並沒有因為蘇青雲得到瞭管傢權,而更加的高看蘇青雲一眼!
蘇青雲現在隻覺得這管傢權是一個燙手的山芋。但偏偏這管傢權也是自己花瞭十五萬兩銀子要過來的,自己不願意管那也得繼續管著。
三皇子為結交大臣花出去的銀子總歸是有些用處的,近些時日三皇子在朝中犯的錯誤少瞭,願意提點他指點他為他辦事的大臣也多瞭起來,還有一些大臣也在朝堂上主動地為三皇子說起瞭話。相比之下,二皇子倒是顯得不那麼出色瞭。
二皇子這些時日的表現的確也是平平,在朝堂之上,二皇子也並不多說話,就算是說瞭什麼也並非是有多麼大建樹的話,二皇子在戶部做的工作也隻能說是普普通通並無多大的亮點。
三皇子原本還覺得二皇子會對自己産生威脅,現在按照這個情況,二皇子也根本是爭不過自己的。
三皇子這些時日便又意氣風發瞭起來,自己在朝堂之上表現的比二皇子出色,支持自己的朝臣也更多,自己的宅子要比二皇子的氣派。自己的側妃把後院打理的也比二皇子的正妃打理得更好,自己的所有都是要比二皇子強的。
有瞭這樣的想法,三皇子也嚇瞭一跳,什麼時候自己居然要和二皇子比較起來,二皇子是完全比不上自己的好不好,自己和他比較也是擡舉瞭二皇子。
然而就在三皇子意氣風發之時,這日上朝,皇上面色沉重,對衆人說江州發瞭洪水。有數萬的百姓流離失所。
馬上就是冬天,朝中必須是要花出大筆銀子去安置這些流民。
衆大臣聽瞭這個消息,眼都面色凝重起來。
誰都知道,因為北線正在打仗所以國庫並不富足,這若是在這樣的時候撥給南方賑災銀子,那就會直接讓撥給北線的銀子少瞭下來,那這會直接的影響戰事的。
皇上說瞭這件事情,便和大衆位大臣商議著事情如何是好,三皇子提出瞭加重賦稅。
三皇子的主意一說完,二皇子就站瞭出來:“父皇,兒臣以為現在不是加重賦稅的時候,馬上就是冬日,百姓都得購置冬衣棉被買炭火,若是此時加重賦稅,會讓諸多百姓傢中難以過冬。兒臣倒是有一法子,不如號召朝中衆人還有全國的名商大賈募捐。除募捐之外,我們還可賣國債。”
“國債”衆人都有些驚奇,二皇子道:“我近日在研習經濟之書,也和蘇然進行瞭商討,發現若是發行國債便可在短期內籌集到大筆銀子,百姓手中無錢,但是也是有一些有銀子充裕的富商,我們可以以朝廷的名義向他們借銀子,等我們打完瞭仗,再逐一把這些本利還給他們。其實富商們私下就有借貸,但是總歸是不保險,把銀子借給國傢,實際上是最保險的做法。”
二皇子又說瞭給衆人解釋瞭一通國債的意思,皇上一聽也沒和大臣們商量,當即拍案叫絕:“老二你這法子好,可謂兩全其美,商人得瞭利息,減瞭朝廷急難,又解瞭百姓當時之憂,不,你這法子可謂是三全十美,十全十美。”
皇上如此說完,衆大臣也一一都表示贊同,這的確是一個好法子,就連往日那些極力支持三皇子的臣子都站出來說國債的法子好。
首輔站出來道:“二皇子這法子的確是好,在這樣的危難關頭,國傢又不能點石成金,國庫又變不出銀子,最容易想到的兩個法子一是挪用北境的軍費,二是加重賦稅,這兩個法子帶來的結果都十分慘重,這國債這一法子確是解瞭燃眉之急。”
二皇子道:“父皇,光是發行國債還需要時間,而這幾天江南的難民就已經開始要用銀子,父皇撥給瞭兒臣三十萬兩開府,兒臣花用掉瞭一萬兩。”
衆人一聽皆十分驚訝,大傢都知道二皇子的宅子裝飾得簡單,卻不知道他居然花瞭如此少的銀子。
這京中的權貴,哪傢裝飾宅子不得花出去個十幾萬兩,二皇子的宅子居然隻花瞭一萬兩,那剩下還有二十九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