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從北堂斂倸當上大王開始,朝中大部分政務都是李鈴蘭打理的,湯國的幾次危機時刻也是李鈴蘭出面解決,上至大臣下到百姓,哪一個不心服口服,可他們深受“正統”二字荼毒,絕不肯松口讓李鈴蘭這麼一個外姓人真正的成為王,連北堂婧在位時都隻用瞭“國主”二字,所以李鈴蘭“暫代”執政一事,衆人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瞭。
今日“驚聞”一樁接一樁,卻都不及此刻等在那兒的燕國大軍要緊,反正他們隻是要讓王後娘娘繼續執政,這說來說去也沒什麼變化,還不如就當王後娘娘說的是真的先將局面穩定下來再說。
*
*
*
宮宴結束之時已是深夜,各國使團們匆匆離開王宮,其中李兆雲走的最為急切。
經過瞭今晚,他心中難免有幾分懊悔,是他將事情想得簡單瞭,一開始他隻以為李鈴蘭一個女人,還是他國送來和親的郡主,代替政務也不過是權宜之計,想要把她拉下來那不是很容易嗎?誰知道這麼多年來她居然在湯國有瞭如此牢固的勢力,連私徳敗壞一事曝光,她手底下的人居然還是對她這麼忠心。
加上燕皇。
竟會為瞭一個女人大軍壓境他國,還讓丁晉淩跟他們說那樣的話,什麼意思,這不是明明白白的嗎?惹怒湯國不要緊,但要是誰動瞭李鈴蘭那就是燕國的敵人。
李兆雲真是無話可說,隻能連連感嘆他這位妹妹的好手段。
湯國王後與燕國皇帝有個兒子這事,今夜之前恐怕就算是傳揚出去也不會有人信的,偏李鈴蘭還大方的承認瞭,如此一來,將來再不可能有人能拿著這個秘密去威脅她,一切都隻得從長計議瞭。
使團們的車馬都停在差不多的地方,就在李兆雲上車的時候忽然遠遠的瞥見瞭一道熟悉的身影,待他定睛一看,居然是李玉蘭。
隻見她不知從什麼地方追瞭出來,恰好趕上剛剛出宮的燕國使團,那位丁夫人特意停下與李玉蘭說話,看著彼此相熟,李兆雲這才想起來徐檀就是李兆牧口中那位經常出入樺夫人與李玉蘭居所的將軍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