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页

徐茵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怕什么!拿出你当时手握长刀、劫粮劫水的凶悍劲来!”

“……”石丰年哀嚎一声,差点给跪下,“英雄老弟——别翻旧账了行不?为这事,我挨我爹揍了不知多少回了!”

“哈哈哈哈……”

笑声冲淡了不少坏消息带给人的阴霾。

可衙门要真的带人来这里开荒,他们拦不住,也没有拦的资格。

谁愿意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到别处开荒?无非是家乡遭灾,无可奈何的举措。

“照这么说,同兴府的灾情还未得到缓解?”

“可不是么,听说最惨的村,迄今为止还没下过一滴雨。府城里好一些,可雨水也少。幸好咱们当时没去府城,直接来了东宣府,不然还不知道在哪儿讨水喝呢!”

听石丰年这么说,徐茵不禁想到王大牛一家,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

听闻还要有灾民来这里开荒,现有的家庭户聚集起来开了个碰头会。

“英雄老弟,你脑袋瓜子聪明,主意多,你给大家说两句,教教咱们怎么提防。”

徐茵斟酌了半晌:“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她觉得光是开荒,并不能从根子上缓解大家贫窘的困境。

尤其得知同兴府的灾情,不仅没缓解,反而更严重。天灾导致人祸不断,这样的情况,还不知要持续多久。

既然朝廷给出了三年宽限的开荒政策,逃到这里的灾民,多数打算三年后再返乡。

这么一来,木头屋、草篷顶终究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