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页

“茵茵这孩子,确实能干!那片山地,当年多贫瘠啊,施多少肥都没用。底下石子儿多、泥少,压根种不出好庄稼。没成想到了茵茵手上,种桃子种成了万元户,把我们这些老把式臊地哟……”

尽管徐家上下口风紧得很,这几年,徐老三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显摆了,去村口大榕树的次数也少了。说是白天要去桃林忙活,收工后要带孙子、孙女,没那工夫唠闲嗑。

但明眼人谁看不出来:徐茵这两年,光桃子就卖了个盆满钵满,不说还有那三亩劣等水田,不知被她怎么改良了一番,竟然在水稻田里养鱼虾,种出来的大米颗粒饱满,养出来的鱼虾肥美鲜嫩。

一万块怕是早就挣到手了。

不然能买得起自行车、盖得起四大间的两层楼房?

徐老三笑着摆摆手,谦虚了几句。

第417章 七零年代搅家精(本篇完)

徐媛媛推着自行车,扭头看着她三叔,眉开眼笑地哄着怀里粉雕玉琢的小孙女,渐行渐远,心里五味杂陈。

没想到徐茵这个没文化的堂妹,窝在乡下都能过得这么好,竟然有钱盖楼房。

想想自己一家,至今还窝在一间十来平方的单间里,床和衣柜中间只放得下一张桌子,吃饭都只能坐床沿。

现在女儿还小,和他们睡在一起倒也凑合,而且年纪小睡着以后雷打不动,两夫妻做点什么,也不怕吵醒她。

可再大起来呢?就算把书桌搬走、给女儿放张小床,拉上一道床帘,可还是觉得不得劲。

加上筒子楼的隔音本来就差,隔壁吵个架,吵什么内容她在自己屋里都听得一清二楚。

如果没有对比,这样的日子,她倒也不觉得多难。

因为周边的人,日子和她家都差不多,还有比她家更困难的,像和她丈夫一个车间、但还没考上高级技工的同事,到现在都只能住集体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