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页

“行!我最近反正天天在家,不在家也是在山上,您喊我一声就行。”

村长也是个实干家,从徐茵家出来就去村委召集村干部开会了,大家一听以村集体的名义开网店,都觉得很新奇。

“这是不是就像八十年代初那会儿的乡镇企业?只不过现在叫网店?”

“算是吧!要是网店生意好,那确实比挑出去卖强。”

“我看镇上很多店铺都有自己的网店,咱们这样没店铺也能开吗?”

“茵茵说能,那就能。没见她家的网店生意好得不得了,听卫国说,他上个月收入八千呢!”

“真的?卫国一个人八千?还是他全家?”

“他一个人。徐老头应该也不少,还有卫国媳妇,晒的笋干、笋干菜据说都卖了千把块,他们家月收入肯定破万了。”

“哇——”

听到徐卫国家一个月收入就破万,村干部们个个羡慕得要命。

他们不知道的是,无论是徐卫国对外公布的八千,还是冯翠琴的千把块,不过是他们真实收入的一小部分。

徐卫国上个月光凭一幅竹编画《八骏图》,就赚了三万八。

冯翠琴刨的冬笋、炒的鸡枞油,也卖了小两万。

不算民宿和金线莲的收入,光山货和竹编,就让老徐家达成了月入五万的成就。这个数,搁去年还是徐家一整年的收入。

所以徐卫国才会忍不住往外嘚瑟,搁谁谁不高兴啊!好在还知道分寸,只说了个零头。

饶是这,都让村干部们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在家晒晒干菜、编编竹篾、哪儿都不用跑,就有上万元的收入。

“村长,就这么办吧!不就是网店嘛,既不需要门面也不需要雇员工,还不需要挑出去卖,省钱又省事。横竖闲着也是闲着,需要我们做什么尽管一句话!”

村干部们一致通过青竹村开网店的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