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崔氏不免回忆起没分家之前,闺女曾信誓旦旦地拍胸脯说,将来她和老三给自己养老。结果咧,她和老三跑得最远。
所以现在崔氏想明白了,还是跟老大一家处得好点儿,别得罪老大媳妇,将来说不定就指望着老大给她养老了。
关于崔巧巧虽然还是进了六皇子府,但却不是正妃侧妃而是侍妾这事,徐茵些微有些心虚。
总觉得是她这只蝴蝶让太上皇提前退位让贤——把江山大任丢给太子,带着太后、太妃去气候宜人、风景秀美的皇家园林养老了,并未发生微服私访被刺客袭击从而被崔巧巧所救的情节,崔巧巧也就没被赐婚。
没有大boss赐婚,她的身份想嫁给皇子做妃就很难,哪怕崔巧巧透露深受陛下器重的八品司农是她大嫂,一正二侧三个妃位也轮不到她。最终,只是做了六皇子府中诸多侍妾中的一员,无非就是比较得宠,因为她的好运确实有点玄乎。
出于这点心虚,崔巧巧抬入六皇子府那天,徐茵托白姐帮忙置办了一副嫁妆。
指望她婆婆出钱置办是别想了,崔氏还在怨闺女不带她上京享福呢。
团宠闺女过完周岁,荷塘又到了起底挖莲藕的时节。
这几年,随着大小洼村种的莲藕和藕粉,销往镇上、县城乃至更远的地方,两个村的集体荷塘成了远近闻名的赏荷胜地。
镇上书院的学子每到六七月份,就把这里当成了举办书会的最佳地点,学子们掏点钱,村里给他们安排赏荷的凉亭、呈上荷叶茶、荷花糕、嫩莲子当茶点,擅长绘画的作画,擅长吟诗的作诗,随着流出去的诗和画越来越多,外地的学子,也经常成群结队过来赏荷。
后来他们发现,大洼村的四季都很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是以来这里踏青、郊游的人越来越多。大洼村后山快被踏平了。
当然仅限于外面的几座小山包,至于深山,这些文人雅士还是不敢贸然去闯的。
如今,大洼村村民人人有红利吃、家家有分红领,田里的产出也很喜人。
这几年不知是天公作美,还是大洼村的水土得到了改善,下大雨也没见闹过水灾,风调雨顺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