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1页

媳妇一哭,徐伍一就没了脾气。

想想两口子都是铁矿厂手捧铁饭碗的老职工,平时花钱的地方不多,借点钱给小舅子还债那就借吧,家和万事兴,希望小舅子能改邪归正。

然而,借了一次又一次,却从来没见小舅子还过。

只是家里的钱一向都是媳妇在管,虽然他知道她经常帮衬娘家,但再怎么帮衬,家里积蓄多少还是有点的吧?十六七年干下来,一两万没有,三五千总有的吧。

所以当老周跟他说,别要那两万补偿金、再借三万给厂里渡难关能保住岗位,将来说不定还能提拔为厂里的骨干时,他是真的有点动心,甚至已经在琢磨上哪儿借那缺的两万五六了。他是真心以为家里三五千总拿得出来的。

如今看来,别说三五千,家里恐怕连三五百都发不出来。

这让一直以来很听媳妇话、媳妇说东他不往西、媳妇讲笑话他捧哏的老实男人沉默了。

既然钱到了媳妇手上也是帮衬丈母娘家,说是给小舅子盘门面做生意,但搞不好又是替他填那无底洞似的赌债,倒不如让闺女管账咧。

再坏的结果无非就是被闺女拿去霍霍,大手大脚一通乱花,同样是有去无回,那也是花在闺女头上,总比给小舅子还赌债强。

徐父心里有了盘算,打断了媳妇喋喋不休的数落:“依我说,闺女也大了,她愿意帮家里管账,咱应该高兴,说明她开始替这个家着想了。”

“但是……”

“媳妇你想啊,你把钱借给了咱弟,咱家接下来生活怎么办?现在不同以往,咱们下岗了呀!每个月没有固定工资可以领了,真像闺女说的喝西北风吗?钱在你手上,咱弟来问你借,你给还是不给呢?给了咱家没钱吃饭喝西北风,不给你又不好意思对不?所以索性交给闺女管,回头咱妈、咱弟问起,你就说被闺女拿去做小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