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归步步紧逼,以至于桓元哑口无言。
中朝灭吴之战是那样地辉煌,以至于成为了军事史上的典范。
符石执意统一南北,迟早要对江左出手,而中朝灭吴的路线,便是他的首要选择。
北秦若当真如此行事,荆州可谓首当其冲。
桓元的确不想独自对上北秦的数十万大军,所以才想自江陵移镇上明,将防御重点转至大江以南。
倘若此计真的施行,那么襄阳以南、大江以北的广袤地区,就将不再是江左牢牢掌控的领土,而会成为南北双方交战的缓冲地带。
对此,郗归无比愤怒,坚决反对。
可桓元却坚信,这样做既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全桓氏军队,又能加强长江沿线地防御,更加有效地阻止北秦军队南侵。
这是一道显而易见的分歧。
桓元意识到这一点后,无奈地看向郗归。
他没有想到,郗归一个女郎,竟会对北秦与荆州之间的形势掌握得如此清楚,以至于如此敏锐地领会了他的策略。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郗归竟对襄阳的失守如此在意,以至于这样冷言相向。
他不得不为自己出言辩解:“姑姑,北秦苻姓族亲接连领兵叛乱,秦王符石出于忌惮,竟做出决定,要将其同族氐人徙至北方各地,同时又把鲜卑慕容作为亲信留在身边。”
“氐人出长安时,有歌者援琴歌曰:‘阿得脂,阿得脂,博劳旧父是仇绥,尾长翼短不能飞。远徙种人留鲜卑,一旦缓急语阿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