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页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庄氏心里还是空空落落的,有些不太舒坦。

或许这就是儿子娶了媳妇,自己升级为婆婆后的烦恼。

不过她也没拒绝帮忙,因为自己手里恰好就有人手。

她淡淡道:“你们舅舅帮忙找回了几个我从娘家带来的陪房,其中就有个叫曹婉的娘子原是帮我打理针线铺子的,口才极好,又很会看眉高眼低,应该正合你的要求。”

姜椿大喜,才要应下,想了想,又客套了一句:“母亲使惯了的人儿,若借给儿媳使,那您岂不是没人可用了?”

在古代这个社会条件下,男掌柜容易找,女掌柜可不好寻。

有能力的未必愿意抛头露面,愿意抛头露面的又未必能担得起掌柜的重担。

庄氏轻哼一声:“我若是差人使的话,又岂会借给你?

我那针线铺子地段不好,进项不多,与其苟延残喘,倒不如赁出去安稳赚赁金。”

姜椿顿时放心了,笑嘻嘻地凑上来挽庄氏的胳膊:“母亲您对我真好,简直就跟我亲生母亲一样。”

庄氏不耐烦地推开她的胳膊,哼笑道:“少套近乎,我要是有个你这样的亲闺女,一天被你气仰倒三回都不黑天。”

也就是她这个当婆婆的想得开,凡事看在长子脸面上,对她多有忍让,不然婆媳俩早就闹翻不知多少回了。

在旁默默围观大嫂跟婆婆“婆媳情深”的钟文谨,弱弱开口道:“母亲,您能借我个男掌柜使吗?”

不等庄氏回应,她就又道:“不借也没关系,我张贴告示从外头另招也成。

就是外头招来的掌柜若是不靠谱,把我跟大嫂的铺子给搞倒闭了,我倒是没甚,毕竟也没投几两银子进去。

可是大嫂的那一千九百两银子就要打水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