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页

而且,都是中田才好呢,红薯对田地的要求比较低,沙土地都能种,买中田种红薯再划算不过了。

姜椿看了桂枝一眼,对孟庄头笑道:“多亏你告知我这个消息,不然我还未必能这么快寻到合适的田地呢。”

桂枝从袖子里掏出个荷包来,递给孟庄头。

孟庄头顿时喜出望外,一连声地道谢:“多谢大奶奶赏!多谢大奶奶赏!”

看完红薯田后,姜椿又去看了下玉米田。

因为种的是春玉米,玉米杆上已经结了半大不小的玉米棒子,再过个把月,估计就能掰下来煮着吃了。

她对桂枝道:“记得过个把月提醒我让人来庄子上掰两筐玉米回去。”

虽然留种很重要,但自家人的口福也很重要。

她也不多掰,就掰两筐子,自家煮些尝尝,再给姜河跟郑鲲送点尝尝。

其他的就留着做种,不多霍霍了。

桂枝连忙应是:“是,奶奶。”

想了想,姜椿有些不放心地问宋时桉:“会不会有人晓得咱们这庄子里种了不少番邦作物,夜里跑来偷摘?”

宋时桉道:“肯定会,不过你放心,我会安排人看守的。”

番茄倒罢了,不过是给大周百姓餐桌上增加道菜肴,有自然好,没有也不妨碍什么。

但红薯跟玉米可是高产作物,能活命救人的,是要留着先给太子姐夫的登基大礼,他怎可能允许旁人半道摘桃子?

姜椿闻言,顿时就放心了:“那就有劳夫君了。”

有时候,有个老谋深算的夫君,还是有些好处的,有甚麻烦事儿可以直接交给他办,省了自己不少事。

不然她还得花钱买人或者雇人来看守,想想就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