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之中也有对草药钻研的人,听了刘挽的话,倒是给刘挽建议,其实种草药也是可以让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的一个主意,可以尝试普及。但是人种的草药和野生的草药,在药效上有些差别。
刘挽倒也知道这其中的原由,只问他草药的种植法能不能传授。
医家自知刘挽是想救更多的人,草药的稀缺有时候也会要命,教人种草药也是在救人,他们自然愿意。刘挽且问起各类的药材在各地来说,哪一个区域适合种哪一种草药都是有讲究的,能否劳烦他们出个明细的内容,也好让各州郡县的人都有方向。
作为医者,存的是父母之心,但他们对世人有父母之心,却不代表世人也会还他们此心。尤其是其中的医女。
这些年以来,她们因为女子的身份遭遇太多的冷眼,很少会有人为他们出头,但刘挽和霍去病两人却为她们打了出去,跟他们两个往军中去的人回来和医家的人一说,致使医家的人对他们两个的好感爆增。
纵然同为女子,她们医女也从来不认为刘挽会懂得她们的难处,体会她们的不易。可是刘挽对那些出言秽语的男人出了手,更说出了那句,你们难道能接受有人如此对待你们的母亲或者妻女这样的话,让她们知道,刘挽虽小,也是公主不假,却是懂得她们的不易,也是会心疼她们的人。
因此得知刘挽想知道大汉各州郡县哪里适合种何等药草,种药草的人表示他怕是不好整理出来,不承想在一个月后,医家的人却给刘挽送来了。
“只是一些参考,长公主可以让人小试一番,是不是,亲眼得见方可为真。”
不仅是各州,刘挽看到书上细致的甚至写到了哪一个地方的哪一种药草比较多,由此证实那一个地方确实适合种植哪一种草药。
“多谢。竟然如此仔细。”刘挽看完后亦是惊叹无比,给刘挽送书的是一位五十来岁的男子,闻言笑道:“是一群孩子一起写下来的。虽说她们不是每一个人都走遍大汉的每一处,几十个孩子聚在一起,把她们所见所闻写下来,也就有了这本汇总,只是还有一些地方她们都没有去过,或许只能长公主派人前去查看了。他们说,这算是谢长公主和霍公子对她们的维护。”
【作者有话说】
欠了好几天的债补上,幸好有存稿,嘿嘿~
第216章 美人
连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都不愿意去花心思弄的总结书, 却是一群年轻人为了感谢刘挽而不眠不休的写出来了。
男子想到那一个个被他们问起为何如此费心时说出的理由,那些姑娘只是为了感谢刘挽和霍去病,谢她和霍去病并没有对她们受到的伤害视而不见,更为她们讨回道理。
刘挽明显一愣, 道:“我也是女子, 也不喜欢他们口出秽言, 哪里是值得她们感谢的事。”
站在刘挽的立场, 听着男人出言不逊,她极不痛快, 她在想, 想救他们这些将士性命, 教他们如何保全自己性命的人, 却被他们调/戏着,当事人心里必是十分委屈。她的人,必须不能受了委屈不还手。
刘挽只是做了一件正常人都会做的事,并不认为值得别人感谢。
男子听到刘挽的话露出了笑容, 感慨道:“怪不得安夫人会说, 长公主不像公主。”
啊?刘挽一愣,不像公主的她?
“不过,不像的好。沾了人气,知我们之苦,这才是我们对长公主心悦诚服的原因。”人心都是肉做的,真心假意, 装得了一时, 装不了一世。谁有没有把他们放在心上, 他们都不傻, 体会得到。
刘挽算是得了意外之喜, 而各地的药包制作也都慢慢上了正轨,倒是有人借机炒高药材的价格,这种事还用得着刘挽出面?卫国救民之事,谁敢在那样的情况下抬高物价,刘彻是第一个容不得。
抄家处斩,杀一儆百之,也就没有人再敢。
前线里卫青奉命领兵而出,进击匈奴盘踞的河南地,即后世所知的黄河河套地区。卫青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
而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
消息传回大汉,举国皆喜,刘彻一声声的叫着好。
不仅如此,随后卫青更是传回捷报,汉军活捉匈奴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成功控制了河套地区。
河套之地,卫青上报那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刘彻当即下令在河套之地修筑朔方城,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且下令让人修复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