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很久没有说话的李斯突然嘶哑着声音开口。他看向皇帝的方向,苦笑道:“陛下,我错了。先前我以为统一了天下就是最了不起的事了,但是现在我才明白,土地的统一简单,可思想的统一却还任重道远啊!”

嬴政也看着自己的丞相。不,李斯不会再是丞相了。虽然看起来李斯相当痛悔自己未来所犯的过错,但是错误就是错误,嫌隙就是嫌隙,他不可能再在秦朝朝堂上担任要职。

李斯的话说进了嬴政的心里。嬴政对于思想文化的措施属于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就是哪里出了问题就处理哪里的问题,没有系统施行过这方面的政策。

思想文化的管理么……

该怎么办呢?

嬴政下令道:“发布求贤诏令,广求儒家、纵横家学派精英,令其等协同行事,在大秦各地传秦嘉声。就从……”

嬴政稍微想了一下,道:

“就从‘天幕爱秦’开始讲起。”

张良早已离开了藏身之地,开始走在寻找项羽的路上。他不喜欢项羽的性子,但是他没有多余的选择了。

虽然张良不知道历史上的他最终选择了刘邦,但是他天然期盼着寻找一个善于纳谏的主公。

——他自己实在不是当领袖的那块材料,不然他早就自己上了。

在天幕播放过程中,张良也曾属意过刘邦,但是看天幕言下之意,刘邦是属于“官逼民反”。在天幕的剧透下,秦朝统治政策有很大可能会改变,这样一来,刘邦造反的概率就急剧减小了。

但是张良不可以啊,他要完成的是“旧势力的复辟”,是不能像刘邦一样说不就不的。

所以就只剩下项羽了。

虽然他刚愎自用、优柔寡断、急躁自大、感情用事……但是毕竟项羽还小嘛!张良想自己完全可以试试能不能把少年人的性格掰正了。

而且,张良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现在项梁应该还未亡故……那么辅佐项梁,教导项梁的儿子成才,然后让项羽当一个将军,是否会是比较好的选择呢?

【所以,究竟“亡秦者何”?

秦始皇案牍劳形、多服丹药造成的早逝,使得秦朝失去了那根最重要的“定海神针”。而秦二世胡亥的混乱暴政,又加深了秦朝人民的苦难,也极大地削弱了秦朝廷抵御风险的能力。

秦朝统治集团在功业建成后,张扬权势、刚愎自用、奢靡享乐的行事作风造成了吏治的混乱,焚书坑儒的政策、“薄俸厚罚”的体制等简单粗暴的施政手段进一步加快了秦亡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