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黛玉有什么多余想法,她实在是怕贾瑜张嘴说什么煞风景的,公子无辜不提,就是姑娘们大着胆子过来,何必叫她们碰个钉子。
“今年的诗题好难,我家表哥为了博彩头准备了两个月,没承想第一关就饮恨败北。”
几个姑娘叽叽喳喳从身旁经过,口中说着遗憾面容却是调侃,黛玉听清话脚步慢下来。
“几位姐姐,可是哪里办了诗会?”
“就前头拐弯,”几个姑娘被黛玉拦下来,看二人衣着打扮不似常人,脸上热切了几分。
“这位妹妹怕是外地来的,我们这儿灯会最不可错过的就是这诗会,人站到台上作诗,若是连着三关无人能比下去,就算中了魁首。”
“魁首有什么好处?”贾瑜插话道。
“自然是有好处,”几个姑娘互相推搡一番,最后一个姑娘笑嘻嘻开口道。
“魁首能得到今年最精巧别致的花灯,这可算好处?”
花灯如何黛玉不在意,她在意的是诗会。
黛玉自小被林如海教导,深知谦逊低调之理,可十几岁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在这热闹场景又是身处一众同龄人之间,难免多几分争强好胜。
小姑娘腰杆一直,贾瑜就知她来了兴趣。
书痴诗迷见了诗会哪儿能错过?
二人快走几步拐了弯便见了一个台子,两个戴帷帽的姑娘正和三个公子比诗,只第一关就僵持住了。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几人诗才不相上下,一时间难以决出胜负。
黛玉看了诗题,心念一动诗就成型。
贾瑜将人轻推上台,黛玉也不扭捏,上前几步将诗念了出来。
“好诗!”周边人纷纷鼓掌。
贾瑜听不出好赖,不过他相信黛玉的水平,不和名师大儒比,在一群小年轻中肯定是佼佼者。
现场人群的反应也可以看出,那几个对上黛玉完全不够看。
没人比得过黛玉,第二关诗题被人揭开,黛玉稍加思索又作一诗。
贾瑜看黛玉闯过第二关又进第三关,对旁边人吹嘘两句,那姑娘是我妹妹之后,研究起单独放置一旁用于奖励的花灯来。
嫦娥奔月的造型,不仅骨架精巧,外面绢帛上的人面更是栩栩如生,灯下观美人,难说是灯美还是人美。
贾瑜下意识望向台子中央的黛玉,几个人上去对诗落败,这盏灯即将是黛玉的了。
“且慢,在下这儿有诗一首,还请姑娘品鉴。”
一个清冽的男声响起,贾瑜顺着看过去。
青色长衫的男子含笑迈上高台,走到黛玉一丈远处住了脚,长身玉立,挺拔如松。
贾瑜无意识朝黛玉方向走了几步,站在黛玉身后,从她角度看过去。
灯火映衬下,眉目疏朗的男子对着黛玉作了一揖,目光清明神色略带欣喜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