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应林如海之托看顾张竟,不仅提供住处,更是带其拜访了朝中一些友人,非四王八公一系,是曾经一同读书的友人以及一些清流。
李纨之父是前国子监祭酒,虽说退下来了,不过还有些人脉,能拿得出手的后辈,互相介绍对双方都有好处。
对于张竟本人,贾政比贾府其他人知道的多一些,对林如海的安排大致能猜出来。
贾瑜那边若是没戏了,这张竟大概就是林如海的女婿备选了。
于情林如海是妹夫,于理林如海即将升任直隶总督,思来想去,贾政觉得不宜为探春给人找不痛快,因此直接否了赵姨娘提议。
其间牵扯贾政没有细说,只大致说了几句,赵姨娘别的地方糊涂,这种事儿上却是灵敏,从几句话中推断出前后,便来探春处大哭二人活得艰难。
八字没一撇的事儿没必要挂在心上,探春原不觉得如何,可被亲娘哭多了也暗自生了些心思。
姨娘胡言乱语做不得数,可有句话是真的,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在亲爹那儿她比不过黛玉这个外甥女。
“怎么了?”
行至蜂腰桥,前行是潇湘馆,左拐是秋爽斋,黛玉看探春神情郁郁,开口问询。
“没什么,只是想到一些事情。”
“是二姐姐的事?”
“不是,”探春苦笑一声,出于自己都形容不好的微妙心思,继续道,“可有闲工夫,陪我在园子里走走。”
黛玉点头应下,二人顺着小路走起来,探春只说了几句,黛玉就明白了对方意思。
她这是在抱怨宝钗。
原来自打凤姐生子后,管家权由探春,李纨代管,宝钗在一旁辅助,说是为辅,其实并没有几个人当真,毕竟是外人,管家名不正言不顺。
然而,宝钗不仅插了手,还和探春有了些罅隙。
开头是因为收拾料理园子的事儿,二人对如何改革有了分歧。
探春要将园子分块由婆子专职管着,产出先供阖府所需,剩下的变现后,一部分为婆子劳动所得,一部分上交主子。
宝钗则是另一种规划,将探春口中产出分为两项,一项供阖府所需,剩下的变现后都交予负责的婆子。
别的不提,就只说这两项举措,宝钗无疑更得人心,可管家不是只笼络人心就够的。
管家,尤其荣国府这样上下几百口的大府,恩威并用才是正理,一味讨好下人只能让人心不足蛇吞象。
探春改革目的是节流开源,省下花木匠等的工钱,让婆子们尽心看护园子,同时给年轻姑娘主子多项进益。
宝钗倒是也达到了目的,只是开源都开到下人那边了,最重要的姑娘主子却是没有半分好处。
诸如这般的事情还有许多,探春挑着几件尤为不忿地说了,黛玉宽慰几句二人才分别。
黛玉想着宝钗探春,慢步走回潇湘馆。
不想进屋,顺着竹林小路随意前行,竟然到了船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