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
贾瑜放下黛玉的头发,上前半步跪坐到榻边,目光从黛玉转到睡得正香的贾荀身上。
黛玉想着若是贾瑜发问该如何回答,不想扯谎欺骗贾瑜,又不好如实相告,想了会儿没想出来合适的对答,就听贾瑜转了话头。
“荀哥儿这小人儿眼光不错,知道谁是好的谁是坏的,我看那会儿一屋子人,他除了亲娘也就跟你亲。”
为何恢复不重要,黛玉不是他的所有物,没有事事向他汇报的必须,再说,那样的事情诉诸于口并非好事。
既然没主动说,那他也没必要寻根究底,只要确认会一直好下去就够了。
“孩子简单,你待他好,他自然跟你亲近。”黛玉看贾瑜不追问松了口气,见贾荀蹬腿踢开被子,伸手为其掖了掖被角。“不像巧姐那样安静,荀哥儿是个好动的,我很喜欢他。”
喜欢不是凭空来的,凤姐张罗宝玉亲事时,并没有要求黛玉每日过来陪着,黛玉之所以会每日过来,不仅是因为凤姐,更是因为贾荀的眼睛。
不像凤姐,不像贾琏,贾荀有一双和贾瑜相似的眼睛。
黛玉第一次遇见贾瑜时,对方就是一副不好惹的刺头模样,她想象不出幼时的贾瑜如何,可能就像贾荀这样,很难哄睡,就是哄睡了也要时不时踢被子彰显自己的存在。
黛玉将身子靠在墙边,笑意盈盈地看着面前的一大一小。
不用抬头,贾瑜就能感受到黛玉的目光,温柔得好像能滴下水来。
如果这个时候突然抬头,小姑娘一定会不好意思。
贾瑜想着愈发将头低下,看着贾荀白嫩的脸蛋,脑海中全是黛玉的一颦一笑。
黛玉是个娇气爱笑爱闹的姑娘,但是她不常和人玩闹,因为大多时候她的身子不行,禁不起太大的起伏。
身体健康的很难体会到什么叫体弱。
贾瑜心眼小,但是不会真跟姑娘们计较,不过他曾有一阵子真情实感厌烦过湘云。
不是因为她喜欢和黛玉嘴上别苗头,而是因为她不自知地强调自己是个‘正常人’。
那是阳光明媚的一天,湘云被贾母从史家接过来在大观园小住,几位姑娘聚在凸碧山庄一起说话。
可能是说了什么,湘云和探春逗了起来,围着两张桌子追逐打闹。
她们很高兴,笑声顺着窗户缝飘到外面,贾瑜看热闹地走了过去,看到了独自坐在一旁的纤瘦身影。
黛玉当时的神情,贾瑜至今都能清晰回忆起来。
那时候她因受凉在潇湘馆躺了七八天,别说像别人一样跑跳,就是快步走都会气喘吁吁。
湘云那样闹,黛玉就只是不带一丝羡慕的,微笑的安静地看着。
轻易能做的事有什么好羡慕的,多说一句,多摆一个表情就是伤春悲秋,是扫兴,是不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