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人长得好,性情随和出手又大方,不出几天就能和周边人打好关系。
可能是运气好,也可能是真的民风淳朴,黛玉本意是贴近当地,机缘巧合下又收获了其他许多。
隔壁阿婆每隔四五天送些新鲜菜蔬,邻家小妹小弟三天两头过来诉说日常,交好的婶子时不时过来嘘寒问暖,不是什么值得大说特说的事,却让黛玉得到了莫大的安慰。
没有人能替代早逝的母亲和夭折的小弟,但是她很幸运,在作为过客的旅途中,得到了许多纯粹的呵护善意和喜爱依赖。
萍水相逢,几个月的缘分,足够人怀念惦记几十年。
没有目的地,没有具体规划,黛玉和贾瑜走的从容,待够了便离开,舍不得走就再留一段日子,走完最初定下的十几个地方已经过去了五年。
游子终要归家,在外游历五年,二人中途只张竟成亲回去过一次,完成一个阶段的安排,二人回到扬州,打算启程回京探望。
在外时对时间流逝没有太大的感知,到了扬州和贾芸说起来才觉恍惚。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贾芸和当初的丫头小红已经成了老爷太太,探春更是当地颇有名气精明能干的王夫人。
迎春又嫁了人,是探春张罗的,迎春性子做高门大户的媳妇不大合格,给不要求管家交际,只需要一个温顺美丽妻子的人倒是十分合适。
惜春在探春支持下,在扬州开了一家画馆,说是和同道之人互相切磋,实则更像一群姑娘闲来无事一同玩乐。
小丫头香菱,王信认的干妹妹甄英莲做了黛玉没做的事情,招赘。
王信关照下英莲以甄家小姐的身份招了赘婿,没什么大出息胜在老实听话,能满足英莲需求,还能一同孝顺英莲之母。至于能不能一直保持,有王信看着,那人即便是装的也只能装一辈子。
离扬州不远的金陵贾家人和黛玉贾瑜印象中也有很大的不同。
贾家在凤姐说一不二的操持下重新焕发生机,贾兰考中了秀才正在继续备考乡试。
小透明巧姐在凤姐纵容下,性子从软弱可欺变为爽利任性,在府中说话比其父贾琏还顶用些。
贾荀更是聪慧异常,有宝玉当年的天赋,却比宝玉正干许多,以宝玉为鉴,抱着将来承担一家人的想法,贾荀四岁启蒙读书,到现在说出去也是个小神童。
可能是贾家没有彻底败落,宝玉没有得到教训,依旧如往日那般,宝钗百般劝说无用,将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儿子身上。可怜三岁稚童,没有享受过父亲的待遇,却要承受母亲对父亲的期待。
……
五年过去,熟悉的人有了很大不同,当初的玩伴也都为人父母,好像只有他们依旧没有多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