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中的万幸,凤姐有先见之明,提前在金陵贾家祖茔附近购置过不少田庄,房舍,地亩,将来不用她的接济,贾家人也能过得安稳自在。
探春是这么想的,可惜,天不遂人愿,是她想得太简单了。
到了金陵后,做主的人是凤姐,凤姐不会多加为难计较,可挡不住人心作怪。
她的家人们并不和睦,抄家只是暂时地让众人凝聚在一起,事情平息生计无虞后,曾经的矛盾依旧存在。
刑王二位夫人因大房二房的面和心不和,身为大家长的贾政不作为,拿自己做底气的亲娘不安生,一母同胞弟弟贾环没主见,珠大嫂子李纨只顾自己和贾兰,宝玉沉浸在过去的生活中不肯清醒,宝钗不甘心屈居凤姐之下,薛姨妈薛蟠的添油加醋……
金陵的贾家和荣国府并没有什么区别,失去了权势,没有了可供挥霍的金银,贾家人还是当初的贾家人。
外部的人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可禁不住内部的自杀自灭。
想到日子不会太平,没想到第一个出头的竟然是以前不声不响的邢夫人。
她是贾琏凤姐名义上的母亲,不为自己,只为着巧姐,贾荀的名声,凤姐都会将她供起来。
原来老太太偏爱二房,事事以王夫人为主,如今换了当家的,邢夫人受得憋屈终于在多年后返了回来。
在和王夫人明里暗里闹了几年后,邢夫人提出了分家,贾政拗不过,只能答应。
那时候分家对二房不利,不再是高门太太的王夫人在薛姨妈撺掇下直奔扬州,找上了探春出头。
外嫁的女儿不该插手分家之事,可母亲亲自登门相请,探春只能顾忌对方颜面,硬着头皮以看望父亲的名义去了金陵。
凤姐没让双方不体面,很“大方”地分给二房应有的份额,王夫人薛姨妈不满意,话里话外搬出王家,探春没有顺着意思纠缠,说服贾政同意了。
那些份额足够二房人过上比一般人稍微宽裕的日子,对比当初刚被抄家时的落魄已经够好了,毕竟东西都是凤姐置办的。
众人没有明说但心里都清楚,凤姐没有动公中的银子,置办房屋田亩只能用私产,念着骨肉亲情做到这份上已经足够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她们无理。分家也好,至少少了很多是非。
探春是这样想的,很快这想法再次被打破。
第二个撕破脸皮,找上门的是赵姨娘。
在宝玉妻子宝钗手下生活还不如随着凤姐,原本对宝玉有些敌视的赵姨娘,因为贾家败落两房分家仰仗探春,更加看不起宝玉,连带李纨和贾兰。
同时对曾高不可攀的王夫人也失了敬畏,在多次争锋中,赵姨娘直接带着贾环来到金陵投奔探春。
没了荣国府,众人似乎连曾经看重的体面都不在意了。
是啊,现今的贾家远不及探春的夫家,可这夫家何曾是探春能完全做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