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于大多数百姓而言,顶上坐着的大老爷还不如常来村里收税的粮官熟悉。能在百姓中有如此声望,可见这夫妻二人颇为不错。

如今吴明重伤生死不明,这会儿让夏贞顶上也能安抚百姓。况且妻代夫摄政本朝也有先例,只是未曾正式册封而已。

刘康在赵钰身后看着,心中有些惊叹。见赵钰写完,忙将玉玺捧上,赵钰加盖金印后便命人速速将其送回建州。

皇陵在京郊,距离皇城并不算太远。又提早修了路,马匹行走在上面连灰尘也没有多少。

天寒地冻的,百姓们也都渐渐少接活计。此时又正是农闲,颇有好事者蹲在两旁的农田远远看着一路行来的队列。

富贵人家,向来是路近时坐轿,路远时坐车。况且此时刚下过雪没几天,正是冷的时候,要一路往皇陵自然是坐车舒服。

但义忠亲王早已名存实亡,下人们不为他准备马车,他便只能骑在马上同仪仗一起离开。

“爷爷,那是谁啊,他好气派啊!”

刚到成人膝盖高的小童围着将手缩在袖中的老农打转,清脆的童音让老人家瞬间软了心肠。

他乐呵呵道:“我咋知道呢,走走走,咱们回家烤番薯去!”

一旁蹲着的人听见,笑话道:“老刘,你这可不成,连这个都不知道?”他说着压低了声音,“这就是那个妖妃的儿子,大王爷!”

尽管世人都知晓甄家能作乱多年是由于先帝偏宠甄家,可谁又敢嚼舌根说到皇帝身上,自然是将这些事一股脑儿推到甄家身上。

而甄家能如此嚣张,在百姓看来与颇受宠爱的甄贵妃干系颇大。他们不明白是由于甄贵妃出自甄家才如此受宠,只觉得是由于甄贵妃受宠才惠及甄家。

再加上,这甄氏姑侄俩算是本朝头一个在午门被杖杀的后妃,还是以毒害先帝的罪名,更显得姑侄俩恶毒。因此,甄贵妃头上便多出个妖妃的名号,民间颇有不少关于她的传闻。

至于义忠亲王,也是那甄家的靠山,必定不是个好东西。只是碍于他还活着,他们这些普通百姓也不敢肆意讨论。

义忠亲王总觉得背后凉飕飕的,有些警惕的看了看四周,见没有因此异常才放下心继续走。身后跟着的内侍见了,阴阳怪气道:“殿下放心,咱家可是奉了陛下的命送您到皇陵去,哪有人敢拦您啊。”

义忠亲王握紧马鞭,一息后才咬牙道:“多谢。”

几个耳朵尖的侍卫听了,不着痕迹的对视一眼,默默离义忠亲王远了些。他们就是那池里的一尾鱼,上面人过招,远不是他们能招架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