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页

自柳安改变行军策略后,亦力把里就彻底撑不住了,为了抵挡大军压境,愣是将原本分散开的兵力集合在一处。这却大大方便了柳安,当即便令一直随行的神机营一干人上前架起火器。

向来仗着战马强壮无往不利的亦力把里何曾见过这阵仗,原本还在嘲讽大乾军队内斗,结果转瞬间原以为坚不可摧的城墙就被轰开了。

城门一开,亦力把里占据着城池也无半分用处,便只好且战且退。仗着火器之利,柳安没有一丝犹豫便追击敌军,由命人从敌军侧翼包抄,三方合围下直接将亦力把里的两万人留在大乾的土地上。

柳安下令时大乾的士兵没有一个觉得他太过残忍的,因为敌军屠杀大乾百姓的残忍胜过柳安十倍。要知道,亦力把里曾经攻占过的地方可都是西地难得繁盛的地方,人口也有数万。

可一路行来逼着亦力把里的军队原路返回,他们也亲眼见到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全是苍凉一片。有不少百姓的尸体尚且无人收敛,还是征西军的人帮着收敛深埋的。

能被一刀刺死的竟然还算运气好的,多有被敌军用来取乐虐杀的。他们连已然身怀有孕的妇女都不放过,硬生生将孩子剖出来杀死才罢休。

战场之事柳安不欲多说,只是他不留俘虏全部击杀的决定传到京城后又引起轩然大波。

都察院疯了一般不断弹劾柳安,就连礼部的人逮到机会也要与他说些柳安的是非,反而惹得赵钰极为不悦。

疏不间亲的道理赵钰不信他们不懂,而且他也不明白把柳安拉下马对他们有什么好处。明明柳安待人真诚,从来都是和颜悦色,旁人有什么疑难也乐于助人,怎么他们就是不喜柳安?

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亦力把里的行事他也早有耳闻,并不觉得柳安此举有何错。只是民间近来风向有些不对,像是有人刻意针对柳安一般,

赵钰想了想,与谢齐志商议道:“景明即将率军回朝,只是仪制尚未定下,依你看该当如何?”

谢齐志的父亲正是礼部尚书,得益于礼部是个清贵衙门,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倒是没有。只是老人家一辈子都泡在圣贤书里,往日与柳安也有些情分,只是难免看不惯柳安的心狠手辣。

谢齐志这些日子在家听着父亲念叨柳安绝非善类,就怕哪一天为非作歹。到了赵钰这边,却又听赵钰抱怨那些人为老不尊,面对敌军本就不能心慈手软,却非要与柳安过不去。

他夹在好友和父亲中间,整个人都难受的要命。他自然是更赞同柳安行事的,毕竟敌军残忍谁不知晓?柳安此举虽说狠毒了些,可杀死的人全都是手持兵器的敌国将士,他自觉无可指摘。

偏偏又不好忤逆父亲,便只好装哑巴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