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页

而这个消息传到宫中后,赵钰终于下旨,命官府的衙役将京城所有带头示威的书生压入大牢,痛打三十大板。而地方上则暂且将带头的书生收押,未经允许不得放出。与此同时下旨昭示天下,言明不论身份,必将严惩违法乱纪之人。

曲阜百姓,他们受孔家奴役多年,早已心生怨怼,见孔家有这个下场再高兴不过。而天下百姓实际上只是看个热闹而已,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孔家再怎么落魄也比他们舒坦。

在此情形下,赵钰先前安排的人开始暗暗煽动百姓情绪,尤其强调孔家所犯罪过至此,可书生们还是疯了一样要拥戴孔家。孔家人能做出谋财害命的事,如今不过要将其提审就遭到这番阻碍,焉知这些丧良心的书生日后会做出什么。

不过一两日这番言论就发酵成型,不少百姓的确不识字,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傻子。先前不过是没有人提醒,再加上孔孟都是读书人挂在嘴边的,这些百姓还沾沾自喜于读书人念恩。

但这个问题一出来,家中有读书人的人家看着这几日为了孔家奔忙的读书人眼神都变了。能供养起读书人的都是家有余财,人也比旁人更聪明些,一下便想透了其中道理。

家中给了压力,更有官府也开始出手整顿,两相作用下敢到皇宫门前或是官府门前静坐的就只剩寥寥几人。这些人出现在府衙门口时得到的也不再是崇敬,而是充满怀疑的目光。

是非公道自在人心,新帝登基两年来做了什么百姓们都清楚,可孔家不过就靠着祖上的余荫得以至此,百姓们自然更信新帝。而且被派去抓捕孔家,被读书人称为“走狗”的柳安柳大人为人正直、有勇有谋可是出了名的,孰是孰非一看便知。

尤其曾遭逢雪灾的太原、建州以及闹出大乱子的葭州等地,他们对新帝最是推崇不过。连带着一旦发现子孙敢往府衙门口溜达,亦或说什么诋毁新帝、柳侍郎的话,也要抡起棍子把不肖子孙打上一顿。

读书人多,可受过朝廷恩惠的普通百姓更多。皇帝拨款修路、赈灾、培育高产作物等样样不含糊,对比起只会说空话的那些人可高出不少。

读书人的父母也不见得都尊孔孟,他们平凡平淡的生活让他们更关注朝廷即将发下来的高产棉花种、能填饱肚子的番薯爪哇薯。当这些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读书人被父母管束起来后,他们纵然有通天的本事也使不出来。

就这样,绕过两拨前来拦截的书生后,柳安率军一路顺利的到了京城。抓来的孔家人也都被带上手铐脚铐,被压在囚车里招摇入京。

入京这日不少百姓都来围观将一整个县的人都变成佃户的孔家人是什么样子,有些触景生情恨极了的还带了烂菜叶子。有些家境贫寒的读书人被告知一亩地能出多少粮食,以及一个壮劳力每天要吃多少粮食后,也没办法再厚着脸皮说孔家的好话,垂头丧气的回房温书。

他们很清楚孔家不会被连根拔起,就算孔家北宗的主支被处置了,不还有南宗的人吗?说到底孔圣人的血脉不会断绝,那他们争这些也没用。说句难听的,自家都快要吃糠咽菜了,哪里来的闲心管人家锦衣玉食的曲阜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