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伦威尔笃定地道:“因为他决心让你做王后,所以不忍心你的名誉有任何污点。”
【📢作者有话说】
注:引自《婚姻简史》斯蒂芬妮·库茨 / 秦传安 / 王璠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20091 /
第五十四章
1525年4月
托马斯·克伦威尔道:“如果你下定了决心, 我们就可以不等托马斯·沃尔西与教皇之间的拉锯战分出胜负,直接从‘王权大于教权’的观点去说服亨利八世。因为在我计划里,英格兰早晚要脱离罗马教廷。”
如果让托马斯·沃尔西继续在罗马教廷的框架下办理亨利八世的离婚案,可能会像历史上一样, 蹉跎了数年亨利八世仍然无法恢复单身。
这样托马斯·沃尔西会败得很彻底, 但是对玛丽·博林来说, 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早一点结婚, 对生育有好处。
她的年纪已经不小了。
在克伦威尔的观念里,如果不打算生育、不是为了后代,那么玛丽·博林完全没必要结婚。还不如趁亨利八世盛宠之时,讨一个女侯爵的头衔, 多要一些特许、庄园和领地。
结婚是为了子女身份的合法化。如果不打算生育、没有子嗣, 那么坐在王后的位置反而异常危险。
“把沃尔西主教排除在国王最重要的事务之外, 你不担心——他会认为你背叛了他么?”玛丽·博林提出了一个敏感的问题。
克伦威尔泰然自若地回答:“如果从现在开始, 不再让托马斯·沃尔西负责国王的离婚大事,没准他反倒可以逃脱最后被拘捕和死亡的命运。”
亨利八世对沃尔西的感情很复杂, 毕竟后者为他服务多年,并且除了离婚一事,其它事务他都办得很符合他的心意。
红衣主教曾是他最重要的大臣、挚友和伙伴。
历史上,对于沃尔西的死,亨利八世内心深处其实有一些后悔之意, 并迁怒于安妮·博林。
“玛丽,你想再观望观望也可以, 看沃尔西主教最终运作的结果是什么。只是这样, 对你来说会有两个风险:一个是国王有可能改变心意;一个是随着年龄增长、生育会变得危险。”克伦威尔诚恳地建议:“最好你能尽快下定决心, 不管与亨利八世结不结婚, 都要趁早。”
“我会再好好考虑考虑的。”玛丽停顿了一下, 笑着道:“其实,就算我不打算争当王后,我有机会也会向国王推荐你。因为凭你的能力,不愁升不上去,日后你成为首辅大臣、权倾四野,还要拜托你关照我呢。”
托马斯·克伦威尔摇了摇头:“我和你是互相需要,没有你,我的仕途会凶险万分。我俩的身份都不高,身后也没有靠山,你当了王后,对我很重要。”
道理是这个道理,只是一旦开始谋求王后的王冠,就不容易再回头了。这是一场权力的游戏,胜负的代价都很高昂。
玛丽·博林缓缓道:“让我再好好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