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你这圆花做的着实不错,做工细致,想法也妙,只是在下实在做不得主,等我禀明了上面,再决定收不收。”
尤杉道:“那就有劳大人了。”
内务府的人走了之后,尤杉松了一口气,虽然还不知能不能成为贡品,但人事已尽,全看天命了。
想到这里,便全然放松下来。
街道外摆起了年货,比往常热闹许多。
她回想起这小一年的时间里,伊莲轩在自己手里,从默默无闻到小有名气,也不枉辛苦一场。
一楼的客人很多,到了年底,姑娘们都来选一些首饰,这种带着小莲花烙的首饰,已在这座城里形成风尚。
尤杉见人手不够,也跟着招呼起客人。
只见门外一个穿着大毛褂子的姑娘走进来,她摘了雪帽,漏出一张通红的脸,道:“这一路上也是够冷的,路又不好走,别提多冷了,快给我杯热茶暖和暖和。”
只见她一边说一边脱自己的褂子。
尤杉上前帮她脱下褂子,那姑娘正是晴雯。
司棋见她回来,笑道:“这么久不回来,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呢。”
晴雯道:“过年了,怎么样都得回来,本来应该早些回来,可惜老师傅那边走不开,我原本想把他接来和咱们一起过年,但是他腿脚不方便,又不想出去守岁,我只得趁着那几天,去镇上给他买了不少年货,为他备齐全了才回的。”
尤杉道:“你和那老师傅学的怎么样了。”
晴雯道:“学了七八成了,老师傅还有些压箱底的东西,始终不可教,我想着,等开了春,我再去他那边,他有心收我做关门弟子,我慢慢和他学,总能把他的绝活传给我。”
尤杉道:“你如今得了老师傅七八成的真传,在这城里也算是大手了。”
晴雯道:“我现在就盼着大干一场,好让你们瞧瞧我这几个月的本事。”
说了一阵,店里越发忙了起来,晴雯换了身衣服就出来帮忙了。
一个司棋,一个晴雯将店铺打理了十分妥帖。
关了门后,潘又安在柜台算着账,司棋和晴雯尤杉聊着迎春姑娘的事。
司棋道:“前几日,春婷来了,跟我说我们姑娘回娘家来了,是和姑爷一起回来的,都说姑娘丰润了不少。”
晴雯道:“他二人可和睦?”
司棋笑道:“姑爷是读书人,我家姑娘也是个知书达理的,听说平日里抚琴吟诗,很是和睦。两人在院子里去哪儿都是一起,好不亲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