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月放出数枚回溯石,其中是不同时期的九陵塔。
随着时间的推移,九陵塔内的书籍在不断变多,但唯一不变的是其中看书、抄书的人。
那些人中,有身份高贵的贵族,有辛苦求学的学子,有平凡普通的黔首,甚至偶尔还有几个衣衫褴褛的乞丐。
可无论塔内的书籍如何增加,看书的人如何来来去去,光耀大帝和其皇后的棺椁都静静放在中央塔的最上层。
皎月特意放出一些画面。
画面中,在最高层下面一层看书的人,在路过向上一层楼梯的时候,都会停下来,朝着上方恭敬一拜,有些还会跪下来郑重磕头。
“有些人活着,他还不如死了;有些人死了,他却依旧活在世人心中。”
“凡人不知道他们的帝王早已脱离凡尘,成为了高高在上的神,依旧在天上庇佑他们,但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的帝王。”】
嬴舜华暗暗点头。
光耀帝用帝王遗体镇守九陵塔,保护天下学说的方法,对古人来说简直就是难以撼动的大杀器。
“啪!”嬴政一巴掌拍逆女脑袋上,“你点什么头,死了被那么放着,很光荣?”
赢舜华委委屈屈地捂着被拍的脑袋,“没有,我就是觉得光耀帝一塔两用,既可以收藏书籍,又能当陵寝,省钱又省事。”
活在旧时代里的老祖宗,不懂新时代人的物尽其用,不和他争辩。
这一刻,诸子百家的人都对光耀帝的做法深感敬佩。
开始有点明白她为什么能成为“大帝”了。
就这份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做到极致,连自己的尸体都不放过的狠,就不是他们可以比拟的。
开国之君以身守塔,只要大秦不灭,就没人敢动,天下学说就能蓬勃发展。
即便后世之君想要打压,也得掂量掂量。
无数诸子百家的人默默
看向正在被始皇教育的公主。
农家的一位老者道:想要种出好庄稼,首先要把土地翻得松软,把杂草石块去除;接着把挑选好的良种播种下去,浇水施肥;最后守护好田地,驱赶鸟雀虫豸;待到春去秋来,才能收获更多的粮食。
“光耀帝是一个好农夫。”老者感叹完对着其他弟子说,“在舜华公主眼里,我们都只是种子,土地有限,被剔除部分饱满的种子也无可厚非,以后多多配合。”
儒家和农家老者坐得极近,农家老者也没压低声音,淳于越自然听到了农家老者的话。
他望着仙幕呢喃,“那我们儒家这片土地上长出来的种子,哪些是必须被剔除的坏种,哪些是土地不够只能舍弃的好种呢?”
或许,他该找舜华公主好好聊聊了。她想要的好种到底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