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密室之中可能存在的任何文物,在开启那扇沉重的石门前,所有的保护措施都是必要的。

如今的考古学,已经不再是一百年前那些探险家、寻宝者手段粗糙的巧取豪夺。而是渐渐地发展成了一门更加精细、更加科学也更加严谨的学科。

为后代保护和保存过去的物质遗产,这是作为一名考古学者,我们所掌握的一个最为基本且最为重要的优先权。

不论是世界的哪一个角落,考古遗址以及其中所含的历史遗存都是有关我们祖先的唯一记录。

而这些考古学记录是有限的,同时也是不可再生的。一旦被触碰或发掘,不论我们再如何谨慎,终究会有一些信息将永远的消失。

而对于我们这些考古工作者而言,保存这些无价的祖先遗产,就是对过去所能尽的最大责任。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信念的影响,每当需要到一个地方进行抢救性发掘时,我的心中总是即兴奋,又惋惜。

有时候,我想我宁愿这些宝贵的历史遗存能够永远不见天日的被埋葬在一个又一个的文化层中。也好过就那样曝露在空气与阳光之下,甚至于经由盗墓贼和文物贩子之手流落到那些民间收藏家的手中。

即将见证历史的兴奋与喜悦被这种思绪所冲淡,虽然距离真正能够开启那间密室的时间,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正在越来越近,可我心中的忐忑却不增反减。

现下谁也无法断言那间密室里到底存放了什么东西,而面对不同材质的文物,我们需要不同的应对方案。

回到了下榻的地方,这里还和我上次时一样,没有任何的变化。我将带来的行李稍稍做了归纳又匆匆洗漱了一番后。就一边泡着泡面,一边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带来的笔记本电脑。

今日再将整理好的资料认真梳理一遍,这样明天回到现场时就能够更快的进入状态。

之后的几天,无数的问题与事情仿佛堆积了几十年一样向我们扑了过来。所有人的脑子里除了各式各样的勘测数据和考古学记录外,已经塞不进去任何东西了。

密室入口的石门碎裂的原因始终没能查明,但碎裂的程度却仍在一天天的恶化。

这件事不禁让所有参与此时发掘工作的人员都焦头烂额了起来,若是不尽快拿出一个能够实行的方案来,恐怕过不了几天“法老王的诅咒重现”这样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又要出现在各国媒体的头版了。

而待到众人终于在争论中商讨出了一个最可行的方案,也同时向上级部门做好了报告并得到了批示。

眨眼之间,一切的尘埃落定,竟然已是半个月之后了。

我最后看了一眼得到了批复的报告伸了个懒腰,恍惚间才想起,似乎自从回到了卡纳克后就再也不曾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