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赵高早死了,“老神仙”担心老黄牛李斯为这事累过了头,这才从系统处要到程邈的地址,暗示自家父王将这人捞来干活呢——能被称为书法家的人,写的字是绝不会丑的!

君王欣喜万分之下,又难免有些不解:既然吾儿梦境之样貌能改变,他先前为何一直不舍更换模样?

君王又哪里知晓,小家伙一开始怕换了样貌父王就不认识自己了,这才苦苦顶着那副丑模样坚持的,现在这新模样既然是君王亲手所画,他自然不再有这担忧

次日早朝上,百官们亦认为这楷书极便于来日推广,便一致赞同将秦篆改为楷书之事——虽然他们也要从头学起,却能让儿孙不再被篆书所困扰,自是恨不得新字早日启用的,但他们也知晓,文教诸事乃国之大事,绝非数月之功。

嬴政既得了那两本文字仙书,便将此事安排了起来,他一边命人前去下杜县征召程邈入咸阳,一边命李斯、胡毋敬着手统计秦国全境内流行的常用字,再依据这些常用字,先编纂出适合公学孩童的启蒙律书,再徐徐推进官吏律令与文书字体改革。

下杜县位于渭水之南,与咸阳相距并不遥远,正在县衙当文书小吏的程邈,就这么一脸懵然地被朝廷派来的驷马马车接到了咸阳。

在原本的历史记载中,痴迷书法的程邈在秦国灭韩之战时,用自创的隶书书写公文中的”宜阳“二字,而他写的这两个字与篆书的“南阳”相仿,便导致秦军将军粮运去了南阳,获罪的程邈便以徒隶身份,在囹圄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直到统一六国后的秦始皇变革文字之时,才慕名将他请出了牢房。

而这一世秦国灭韩之时,因许诺赠粮种一事得到韩国各地开门献城,仗根本就没打起来,自然也无须从下杜粮仓调取军粮,如此一来,程邈也侥幸躲过了厄运

原本,隶书是程邈在狱中以十来年时间完善起来的,眼下的他虽自创了数十个隶书字体,却远未达到史书中成就。

故而,来到廷尉官署他一听朝廷将自己接来咸阳,竟是要自己襄助李廷尉改革文字,吓得转身就想跑!

他不行的啊!就算杀了他,他也想不出来如此多新文字来!

深谙人性的李斯命人拦下程邈后,只举着手中刚抄下的几张楷书在对方眼前晃了晃,说了一句“你只需协助老夫抄录,无须你自创文字”,程邈便两眼发直地盯着纸上的端方字体,忙不迭地应了下来,再不提想跑回家一说。

新文字?朝廷竟有如此简洁美观的新文字!他真心实意喜爱这从天而降的好工作!

趁此机会,明赫有事没事也会多去帮李斯他们解惑,顺便查看进度,一时之间,咸阳宫布满了“九公子真乃神童啊!连李廷尉都认不全的新文字,九公子不但全认识,还会写!”的惊叹之声。

在秦国君臣对未来满怀美好憧憬之时,燕国王宫却是一片死气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