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给皇子们教洋文的卫师父不会算学,康熙都怀疑是他在洋文课上给皇子们讲得这些。
胤祉和胤禛能接触到的算学最好的人就是他这个汗阿玛了,康熙知道自己没给他俩讲太多,这俩孩子怎么琢磨出这么多内容来的?
康熙觉得有些奇怪,抬眼看到造办处做出来的天体模型,又觉得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他们家老三就是个天才,连天上的事儿都能琢磨明白,想出几道数学题算什么。
康熙觉得这书可以直接印成课本给老五、老七他们用了,不仅他们要用,以后的小阿哥和未来的皇孙也都要用这个。
让子孙后代都知道,他们的祖辈在十来岁的时候就能编教材了。看他们还好不好意思怠慢懒散。
康熙亲自把两个儿子的名字写在了书页上,然后又写了一篇劝学的序言,这才拿去让内务府印刷。
三天后,康熙拿到了内务府印出的第一批算学课本,他先把议政大臣召进宫,分给他们看了看。
看看!这是我俩儿子编的教材,一个十岁,一个十一岁,就能编教材了!
索额图、明珠、佟国维等一众重臣忙夸起来,康熙得意地听着,又说让他们做两道题试试。
除了明珠学过算学,剩下的大臣都没学过,一个个抓耳挠腮,被康熙随便挑的应用题难住了。
康熙在心里叹气,都说上有所好下必从之,他这个当皇帝的如此喜欢算学,这些臣子们怎么就不跟着学?
“这课本是用来给七八岁的孩子启蒙的,你们连这上面的题目都不会做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康熙道:“连基本的算学知识都不会,如何计算农田地亩?如何计算赋税收支?”
一众官员忙跪下听训,心里却不以为然,这种事儿自有下面的小吏来做,他们只要根据他们算出的结果,上奏给万岁爷就行了。
康熙又让人叫几个侍卫进来,让他们也做做应用题。
御前侍卫俱是出身不俗的八旗子弟,比如佟家的鄂伦岱,钮祜禄家的阿灵阿。
康熙给他们挑了一个简单的粮仓屯粮的问题,这问题是胤祉和胤禛根据水池蓄水问题改的。
鄂伦岱和阿灵阿都是那种典型的不爱读书的旗人子弟,别说数字了,看到字都头疼。他俩瞪着眼睛把题目反复读了几遍,愣是连题都没读懂。
佟国维见鄂伦岱那样,先跪下请罪。说自己回去一定给家中子弟请算学师父。
康熙哼了声,“国舅您自个儿也跟着学学。”
佟国维老脸一红,恭声应是。
索额图等人也都纷纷表示,回去一定努力学习算学。
康熙便给他们一人分了一本算学课本,“就用这课本学。”
众人忙谢恩,这可是两位阿哥爷亲自编写,万岁爷亲自作序的书籍,回去得先找人把这书抄一份,原本一定得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