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格格道:“如今朝廷下了诏令,你以后也不用裹脚了。”
“朝廷为什么不让我们裹脚?”大妞闻言却皱起眉,“不裹脚有才肯定不会要我的。”
“他敢!”四格格说着就看向正趴在桌上记菜谱的有才,“朝廷都提倡放足了,你不会不乐意你家大妞放足吧?”
有才抬头,对上四格格的目光,莫名有些发憷。“我……”
胤祉:“你小小年纪不会就喜欢什么三寸金莲吧?”说着还嫌弃地“咦”了一声。
“哎哟,哪儿是我们家有才能说了算的,别家媳妇都是小脚,就我们家媳妇是个大脚片子,多丢人啊!”大娘忙为自家儿子说话。
胤禛道:“可朝廷下了放足令,以后女孩都不会裹脚了。”
大娘笑着摇头,“你们是旗人啊!怪不得呢。”
宜妃出来时,换掉了花盆底,穿了双平底的绣鞋。大娘就以为她是汉人,说到这儿才注意到,这小媳妇和她女儿都是大脚,估摸着他们是包衣。包衣做生意的不少,这些人头脑虽不如汉人,但人家上面有人,做起生意来比汉人容易多了。
“旗人的女孩不愁嫁,自然不懂我们的难处。这样和你们说吧,若这村里有一半人家都愿意女孩放足,我也就敢给大妞放足,我就是大脚,自然知道大脚的好,不用动不动请医问药,干活也方便,可村里那些老人……”她说着叹了口气,“真不是我们不体谅大妞,我们也是为了大妞好。像我这样,被人笑话了几十年,若大妞也不裹脚,我们家以后在村子里怎么抬得起头哦。”
“可你对她也不怎么好呀。”胤祉道:“人家都裹脚了,你还让人家干那么多……”
康熙忙打断儿子,“您的苦衷我明白,孩子们不懂事,说话没个分寸,您多担待。”
“这有什么,孩子嘛,也是好心。”大娘自然不会和几个小孩计较,她说着又问有才,“菜谱都记下没?”
有才点头。
大娘道:“那你回去读书吧。”
有才应了,拿着纸笔回自己房间去。大娘看着小儿子的背影,叹了口气,“我现在也没什么别的念想,就希望他能争气,当个举人老爷。”
康熙和宜妃便夸起大娘的两个儿子,大儿子有手艺,小儿子会读书,“您可真有福气。”
大娘被夸得心花怒放,“你们若是不赶路就多坐会儿,我弄点儿疙瘩汤,再烤几根玉米,大家将就吃。”
康熙刚想说不用了,胤祺已经期待道:“哇!我还没吃过烤玉米呢。”
“烤玉米可香了。”大娘挺喜欢胤祺,这孩子能记住那么多吃食的做法,定然是个懂事能干的,不像剩下几个,只会指手画脚。
大娘这么热情,康熙便点头,答应留下吃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