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气得直翻白眼,他怎么会有这么没出息的儿子哦。“你以后敢进厨房你等着?”
康熙把这帮小萝卜头打发走,还忍不住和胤礽嘀咕,“朕怎么就养出这些个不省心的家伙。”
胤礽觑着汗阿玛的脸色,见他面上没有多少不悦,就道:“弟弟们想法是好的,只是年纪还小,说的话稚嫩了些。”
康熙哼笑一声,“若让朝中那些文臣听见他们这番话,还不得气得厥过去。说朕教子无方。”
“那些文臣会不会怀疑弟弟们的想法是受洋人影响。”胤礽猜测道:“像英国,女子的地位就挺高,还出过伊丽莎白这样的英主。”
随便他们怎么怀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康熙还愁大清对英格兰了解不够呢。“听说胤禛、胤祺他们找大卫要了份英国皇室族谱?”
胤礽颔首。
康熙哼了一声,“华夏的历史还没读明白,就惦记上人英格兰的历史了。”他说完又吩咐胤礽,让他也弄一份仔细看看。
康熙最好奇的是,英格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国王说了不算数的。越了解越心惊,这国家的国王就没几个是说话算数的
当今英国国王的爹还被逼死了。
还有那个伊丽莎白女王,许多时候也要向议会妥协。
康熙:“……”
康熙赶紧让胤礽也了解下英格兰的历史,以此为戒,英格兰其他方面或有可取之处,唯这点不能学!
胤礽谨记在心,议会在大清不可能存在!
康熙想细细了解英格兰的历史,传教士们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或者说这些人对英格兰历史的介绍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康熙越发觉得传教士们在某些方面很不可信。
为此,他还特地把儿子们叫来,叮嘱他们不要把卫师父的话太当回事,尤其牵扯欧罗巴的历史,这些传教士们会把所有支持新教的人都贬的一文不值。
胤祉道:“儿子只相信他们对科学的解释。”
小胤禟则道:“传教士的话不可信,那英国商人的话可信吗?”
“对哦,许多商人并非天主教徒,他们的说法或许更客观。”胤礽道。
康熙点头,“正好有几名英国商人进京了,明儿朕见见他们。”
“他们是来做什么的?”胤祺好奇,英国商人一般都在广州、厦门等地活跃,很少有人会来京城。
胤礽解释道:“这几人都是卖透明玻璃的商人,愿意把制作透明玻璃的法子教给咱们。”
“哇!这么好!”胤祺闻言顿时兴奋起来。
康熙瞥他,“咱么为了要这透明玻璃的制作方法,可是花了很大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