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强壮优秀的来繁衍后代,其他的,当然还是老规矩。
马朗后来看多了,也就习惯了,再也不会感觉凉飕飕的。
还很佩服养猪场里的人,这手起刀落的姿势,实在是过分熟练了。
养猪场附近,也开始建造起其他的禽舍。
他们家只有马小良拥有鹅绒被子,这小家伙可劲的推销。
这不,他阿耶总算是答应下来,准备鸡鸭鹅全部都要养。
鸡倒是可以不必靠水,鸭子和鹅,全部都是准备养在挖好的池塘边。
这池塘里养了鱼虾,还有藕之类的。
等鸭子和鹅养起来以后,就算不喂食,也能在池塘里找吃的。
基本上跟养猪崽差不多的情况,无非就是干净的环境,连食物也相对干净。
同时今年要种植大量的玉米,这无论是饲养住在还是鸡鸭鹅的饲料都有了。
这年头谁能想到,养猪跟喂养人差不多,除了没有调味料,确实吃的相差无几。
甚至感觉猪吃的比一些人都要好,这话可不是胡说的。
一些给乡绅种地的百姓,因为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做的最辛苦的活,赚取的却不成比例。
马卓即便有心想要改变,也是无可奈何。
因为这些百姓,并没有其他生存的手段来维持生活。
有些会选择送自己孩子去学木匠,但这也是比较少的存在。
第46章 迎亲
马小良正在谋划,建造一个玩具工厂。
因为他的一些玩具,销量很是不错。
同时最好再弄一个专门培养工匠的地方,这样才能保证玩具工厂的运作。
只是目前来说的话,他阿耶可能不会答应,毕竟搞粮食,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有马小良提供的土豆红薯和玉米,想要搞粮食,还是比较容易的。
最起码饲养那些猪的饲料,无论是哪一种,猪都是来者不拒。
哦,人好像也差不多?
在那酒楼的拔丝地瓜十分的受欢迎,只是每天限量供应。
不是地瓜贵,而是糖太少了。
哪怕这玩意价格又贵,还限量,每天去酒楼吃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这大概就是有钱人的乐趣吧,马小良也不是很懂。
对于赚钱,不过是马小良为了实现以后更加舒服的环境的一部分。
毕竟没有银子,说啥都是白搭。
他要不是太守之子,或许还要勤奋的读书,否则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因为这不是宋朝更不是明朝,而是被士族掌控的晋朝。
西晋崩塌后,这东晋才不过建立了几年时间。
马小良都是通过他周遭的人们,才能获取这些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