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良他们每人背上一个箩筐,这也是桃源镇上的特色。
不少手脚麻利的百姓,都会编这种箩筐篮子之类的,反正都是统一售卖的。
因为他们这里的原材料足够的多,基本上随处可见。
也有心灵手巧的,按照马小良要求的编织各种造型,硬生生从普通的篮子,变成了各家都需要用到的东西。
什么筐子了,甚至还可以做成行李箱。
马小良的热水瓶厂,包裹在热水瓶外面的,也是编织出来的。
热水瓶在桃源镇可是非常受欢迎的单品,这东西可以储存热水。
不需要担心,热水烧开没一会就变凉了。
换了别处,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用处,但在桃源镇,马小良早就宣布过,绝对要喝烧开过的水。
井水或者是外面的生水,全部都不允许喝的。
一开始的百姓不懂这个,只觉得祖祖辈辈都这么喝。
经过马小良他大师兄的言传身教,大家才知道,以前身边人莫名其妙的肚子疼,甚至是疼死的。
那都是长期喝生水,不讲究卫生导致的。
谁不想多活个几年?
所以喝烧开的水,成了桃源镇的潮流。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冬天的时候,喝一口热水,那是多么舒服的事。
有热水瓶以后,也不需要总是烧水喝,只需要煮上一壶,然后装进热水瓶里,一天都是热水。
就这小东西,外来的商人看了,都忍不住下单订购了不少。
不过一般这种都是卖给有钱人家的,普通百姓除了桃源镇上的,很少会有人舍得烧柴煮水喝。
马小良也管不着这些,毕竟能管好桃源镇上的百姓,已经很不错了。
他还让人去找煤矿,这些当然是需要专业人士。
没错,就是阿焕同学。
他在信里找他兄长,也就是新帝要,也不是白要的,拿银子买的。
新帝大方,直接给了阿焕一个煤矿。
反正现在阿焕是拥有一个煤矿的崽了,他们让人挖完了,赶紧运送到桃源镇来。
煤矿虽然有,但不是太近,所以马小良开办了一家煤饼厂。
专门讲煤矿打碎了以后,再粘合到一起去。
就是这样往里面掺和点东西,可以节省煤的用量。
再桃源镇,人人都有一个煤饼炉子。
这东西各家各户到了冬天可以取暖,以前的款式是铁的。
对百姓来说,铁的实在是太贵了。
后来就推出了别的材质,那煤饼,就是跟煤饼炉子,严丝合缝用的。
在上面装一个通往屋外的烟囱,这样就不用担心在屋内的人中毒了。
为了让百姓明白中间的道理,马小良也是煞费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