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页

一批一批的人才,从桃源县过来。

光是学医的,就有好些,他们都有拿手的绝活。

被马小良送去了司马焕的军营当中,他们擅长包扎手术等等。

甚至还研究了换血之术,放在外头,估计要吓死不少人了。

但在战场上,那就是能救命的存在。

马小良很感谢师父和大师兄,他们是真正厉害的人。

他只是提了一句,他们居然真的做出来了,能够救命的药。

现如今,上战场受伤的人,被抬下来以后,保住小命的几率,提高了三成不止。

即便是断了胳膊和腿,还是有机会活下去的。

退下来的伤患,会被送到长安城的医馆内。

这里有治疗和疗养两个部分,住院部,正是疗养的地方。

失去手或者脚的将士,在这里养伤,直到可以出院。

这样的人们,会给他们两个选择,要么留在长安城,给他们安排一份工作,又或者前往桃源县,一样会给他们住所和工作。

不少人选择了前往桃源县,因为好多人,都是来自桃源县。

当然了,留在长安的也有,那是被司马焕打败的军队,加入其中的人。

这些人并不了解桃源县的好,对他们来说,目前能留在长安,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有亲人的,也可以接亲人过来一起居住。

长安城的工厂很快就进入正轨,不快不行,这么多张嘴需要吃饭呢。

马小良再次忙的飞起,他家的长姐和姐夫过来帮他的忙。

关键时刻,还是要自己人来。

不过两人主要也是负责学校,他们最擅长的,也是学校这块。

同时他们还带来了,桃源县学校的毕业生,几十人一起过来。

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实习过,马小良看过他阿兄的来信,都是可以直接派发工作,立刻上岗的。

果然还是他阿兄知道心疼人!

司马兴男更羡慕了,好多好多的人才啊!

她都想象不出来,当初桃源县到底培养了多少人才。

也让司马兴男坚定的让百姓送孩子上学,贴钱也要让孩子去读书。

一开始只是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们上学,逐渐的,附近的百姓也因为司马兴男的命令,开始送孩子上学。

就没有不愿意的,只是,他们只送男孩子上学。

这一点让司马兴男很是不满,女孩子怎么了?

马小良就给她出了主意,各家各户想送男孩子上学的,那就必须送家里的女孩子一起上学,否则送到学校来,也是要退货的。

这样那些百姓就不敢了,不要钱,能读书识字,改变命运的机会,怎么能就这么错过呢?

第123章

马小良每天路过学校,就能听到从校园里传来的郎朗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