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个受伤的灶户, 多半是青壮年妇女,在家里卧床静养, 被动地放了有生以来最长的一个假。以童老汉为首的一群老头大爷,也破天荒地捋起袖子,伺候起这些晚辈姑娘媳妇来。
在过去,灶户妇女由于岁额比男人轻,劳作之余,更要额外承担许多家事,从早忙到晚。这次一场大战过后,灶户们才发现,许多杂务缺了人手,不得不叫男丁顶上。
但谁也不敢催这些妇人赶快重拾家事。大家有目共睹,这些平日里不声不响、老黄牛般的女流之辈,正是保护家园的中流砥柱。
她们已经受足了训练,平时是民,战时是兵,有组织,有谋略,想问题的时候,思维比寻常男人还宽广。
童老汉做主:“管什么男女之分,受伤的歇着,能动的,都起来干活!把房子修起来!把盐田耕起来!把船只修起来!天可怜见,这次没让咱们死成,那咱们就更得活出个样儿来,给他们看看!”
阮晓露躺了一天,恢复了三分体力。出门找把刀,开始给自家三兄弟显摆自己新练的技术,让他们来个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不过三兄弟可没有给她当陪练的耐心。阮小二看了几招就皱眉,徒手把她的刀背一捏,让她暂停。
“不对不对,风格不对,”阮小二围着她绕了两圈,摸着下巴批评,“太柔了,太斯文了,一点也不粗鲁,像个江南的小家碧玉。谁跟你练的?这种刀法能杀人?”
这一句可是把盐帮所有人都骂进去了。阮晓露无语,指指旁边晒太阳的威猛兄弟:要不你们去跟“小家碧玉”练练?
李俊偶尔兴之所至,想磨练一下掌勺的手艺。奈何村中存粮几乎见底,他巧汉难为无米之炊,只能请三阮帮忙,海里摸个鱼什么的。
三兄弟开始懒得动唤。阮小七划了两下水,勉为其难地带回两条丑鱼。李俊从树林里刮了点作料,又要来孩子们抓的小龙虾,烧熟了,三兄弟每人分了两小口。
第二天天不亮,三兄弟自发下海,扛回十几条海鱼,还有一只大海龟,把灶户都吓懵了,说几辈子都没见过这种尺寸的海产。
李俊这次推脱忙不过来,让喜气洋洋的村民们把海产做成大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