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家兄妹和花小妹都是梁山编制,方腊鞭长莫及,管不到;张顺常驻江州,也可以躲在坚固的城墙背后;现在压力都来到李俊身上。
李俊支颐许久,才道:“这个方腊我见过。前几年自立山头、招兵买马时,曾跟我叙老乡,叫我去共聚大义。只是这人有些神神叨叨,且有个规矩,进了他的队伍,就要终身茹素,不能沾一点儿荤腥
”
三阮大哗:“不让吃肉?那还跟他作甚?去他娘的!”
李俊:“我还没说完。我想着,不贪口腹之欲,也是好汉品格,留在他那吃了一顿素斋。净手之时,却见后面小房里炙着一炉肥嫩羔羊肉。我当时便托酒醉,寻机会溜了。”
花小妹:“噫,这种人不能相交!”
“那是过去!”李俊笑道,“依娘子见,现在我有得选么?”
阮小二忽然想到:“不如跟俺们一同去梁山!那方腊总不会跑去山东把你给捉了!”
李俊:“那海沙村的乡亲们呢?”
大家又沉默。
都是朴素的江湖儿女,谁也不会劝他“别管乡亲了,自己前程要紧,性命要紧”。
于是只能各自喝一口闷酒。阮小二拍拍李俊肩膀。
摆在眼前的路似乎很明显。海沙村得罪了方腊,又得罪了官府。如今方腊表示宽宏大量,不算旧账。官府会这么慈悲吗?
可若是海沙村归顺方腊,那就等于明着叛反宋廷。等大军来剿时,手无寸铁的村民就是头一批祭刀的。这一点,弹压官徐登已经给了他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若不从呢,方腊 大可再次派兵,把村民杀个干净,换一批灶户继续制盐,直到大军来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