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辽国不一样。它和大宋地位相若,算得上平起平坐。
它的存在,以及澶渊之盟的签订,头一次掀翻了中国人千百年的“唯一宗主国”心态,意识到世界上还存在第二个与自己拥有同等正统性的国家。
果然,辽使瞥一眼答里孛的脸色,立刻道:“想法是好想法。但我大辽自太祖立国以来,内事外事自主自决,从未允许他国军马进驻本国疆域。非是我不信任贵国君臣,贵国民众、商贾,以合法途径前来我国,我们盛情欢迎;但是官兵军队,恕不接待。”
女真使节互相商议几句。他们虽然不曾精研外交,但也有最朴素的主权概念,一律摇头谢绝,说自己的土地上不能有别国军队到处溜达。
阮晓露道:“当然不会在贵国边境随意行走。比如
对,可以在冲突地区设立缓冲区,仅供维和部队驻扎,停战双方军队不得进入——并不占用其余的贵国疆土。等彻底落实了和平决议,这个缓冲区可以取消,维和兵马撤离
”
双方使节商议片刻,还是先后摇头。
这所谓“缓冲区”,还不是在自家门口,岂能容别国兵马横行。
张叔夜对这个态度并不惊讶,看一看阮晓露,眼里的意思是:欣赏她为本国争利的态度,但步子迈太大了,她那点江湖手段行不通。
阮晓露看了辽金使节的表态,自己也觉得,以大宋眼下的国际地位,平白过去横插一杠,实在有点异想天开。但她既然是使团一员,总要设法为自己国家争取一下最大利益。
而且趁这机会,推销植入一个“第三方维和”的概念,万一日后战事再起,决策者能把这一手段纳入考虑当中,她就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