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种种繁华热闹、纸醉金迷之相,也徐徐铺开在他眼前。李逵的怒火不减反增。眼见夜深,大内宣德楼前的琉璃灯山愈发的亮,他便循着光亮奔去。

“皇帝呢?狗皇帝在哪?教他把脑袋献上来!”

宣德楼的灯光辉煌,笼罩着一个华服贵人。他年纪甚轻,面容瘦削,蓄三柳髭须,并非当今道君皇帝,乃是新封的太子赵桓,此时正在赐万民御酒,百官皆簪花作陪。

正热闹间,只嗅得一阵血腥气冉冉升起,直混入那灯阵的火油味中。

有人尖叫:“杀人啦!莫看热闹,快跑,快跑!”

却马上被宫廷禁卫拿下:“造谣传谣,破坏节庆,尔等是何居心?”

让皇亲贵胄过个好节,是最要紧的。百姓谁敢给这太平盛世添乱,先把找麻烦的抓起来。

抓了一排传谣的罚站示众,百姓噤声,安静了一会儿。终究是活命要紧,流言传遍四面八方。抓住一个,还有十个百个。

“有人砍人啦!死人啦!”

百姓开始惊慌,四散逃走,跌倒绊倒,踩踏不计其数。

侍卫亲军后知后觉,急急护住太子皇亲,排出弓箭,瞄准四散奔逃的百姓,却找不到行凶的人,不敢放箭。犹豫片时功夫,御街下人潮涌动,仿佛一头鲨鱼闯入渔场,已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推倒攧翻的不计其数。夜色黢黑,巨大的五色琉璃花灯照出无数狂乱的魔影。忽忽一阵风,倾倒的灯火点燃民房,火头节节升高,一点点吞噬那盛世城郭。

其实不论殿前司还是侍卫亲军,都是精心选拔、严格训练的禁军精英,不似地方军那样没用。倘若他们提前预知有人闹事,有那么三五日的工夫准备,绝不至于如此手忙脚乱。但毕竟太平日久,这等“恐怖袭击”已经完全在他们的认知以外,以为是哪里的大军攻来,哪料到凶徒只有一个?更别提什么应急预案,一切只能凭本能反应。将帅没下令,谁也不敢擅自行动。